「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及「百年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於今日(9日)圓滿結束。連日來,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大批市民、團體來到會展中心入場參觀,紛紛為雙展點讚。
6月下旬以來,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訪港,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在港舉辦,月壤首次入港,香江兩岸掀起「航天熱」,航天等領域的中國科學家成為香港青少年追逐的「明星」。
7月9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在香港閉幕,標誌着持續半個多月的「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圓滿收官。中國航天「宇宙級天團」訪港、嫦娥五號带回的月壤首次入港展覽、香港中學生「追星」航天科學家……
(編者按)航天科學家進校園、國家月壤來港展出,在香港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航天熱潮,更在不少香港青年學生心中,種下了科學航天的種子、愛國的種子。本報特刊發培僑書院小學部6b班....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於上月26日揭幕後掀起全城觀展熱潮,連日來吸引大批市民進場參觀。3日適逢周末觀展人潮更盛,但見會場內人頭湧湧。有關展覽....
兩天休館後,「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展覽2日重新向香港公眾開放。恰逢中國共產党成立100周年和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香港會展中心比以往更加熱鬧。
「今天來的人可不少,」在「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上,工作人員笑著說。儘管由多名航天科學家組成的「宇宙天團」已於日前離港,香江之畔掀起的「航天熱」卻未有降溫。
6月26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由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在港正式亮相。探深空,訪明月,解天問&h....
近日,航天科學家團隊來港開展講座活動,受到各界熱烈歡迎。在各種場合合影時,都能見到內地和香港科學家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正是兩地開展密切合作,香港高度融入國家發....
宇宙天團到訪引發香港發展創科的討論,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龔廣培直言,發展創科必須得保持連貫性,除了從小學到大學都得有相關的內容外,....
香港理工大學在國家多次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都深度參與其中。無論以先進測量、遙感及地理信息技術,協助挑選安全而又具科學價值的着陸地點;或運用尖端的精密工程技術,研製可以應付太....
香港今早滂沱大雨,會展裏面卻氣氛高漲,月壤入港揭幕儀式隆重而熱鬧,除了「宇宙天團」的一眾科學家,特首林鄭月娥率三司十一局的官員全部到場,陣容鼎盛,可見重視。除了....
最近幾天,香江之濱最璀璨的明星,莫過於到港的「宇宙級天團」。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走進兩所香港大學和六所中學,他們傳遞的高科技成就和精神力量,引發香港青年學子巨大反響,獲得香....
宇宙天團結束訪港行程,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臨別依依,説來港幾天,還沒有時間去逛一逛、感受一下香港,「留點兒遺憾,下次再來!」戚老説,此行感受到香港青年....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26日上午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國家月壤在港正式亮相。新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首個公開活動,就是來參加今天....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今日(26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譚鐵牛致辞時表示,相信香港科技界在實現中國高科技水平自立自強的偉業中大有可為。
由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協、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將於27日起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嫦娥五號」採集月壤等展品將展出。今日(....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今日(26日)上午在港啟動。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在致辭時表示,感謝香港的科技精英們參加到航天重大工程,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今日(2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由嫦娥五號探測器採樣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將與本港市民見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
由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協、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今日(26日)上午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嫦娥五號」採集月壤等展品將展出。
作為訪港宇宙天團中唯一的女成員,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坦言,女生一樣也可以把航天工作做得很好,自己就是家庭事業兩不誤。她鼓勵有志向的女孩子投身航天事業,還對香港學....
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3天來,引發的「航天熱」正如6月的天氣一般熱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昨日到訪培僑書院演講,有同學聽後意猶未盡....
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昨日到訪香港皇仁書院、德蘭中學和培僑書院等六家學校,與師生們近距離交流,所到之處廣受歡迎,點燃香江學子愛國情、航天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
6月23日,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首場講座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帶來題為《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的報告分享。....
北斗重大專項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隨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訪問香港,舉行「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謝軍還到訪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與保良局屬下17間中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今日(25日)到培僑書院,進行題目為《陪你一起走進航天》公開講座。四年級的黃淩越上午曾向龍院士介紹自己的航天作品,她覺....
很多人都以為香港是創科沙漠,但其實香港離國家航天事業並不遙遠!宇宙天團中有不少年輕科學家都曾經在香港求學。近日,三位來自航天科技集團的年輕科學家接受本報訪問。他....
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引起了香港的「航天熱」。多次參與國家航天工程的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系教授容啟亮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的教育絕對可以培....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今日(25日)繼續舉行。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培僑書院舉辦講座,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院....
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來到第三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今日到達培僑書院,進行「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
據知識網報道,2021年是中國航天大年,為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精神,激勵青年學子樹立科學夢想和自立自強的科技自信,由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
視頻:謝燁挺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於今日(25日)上午10:00公開講座,由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主講,題為《築夢月球舒廣袖》。張熇今日在香港德蘭中學和學生們....
今次來港的「宇宙天團」中有不少年輕科學家都曾有在香港求學的經歷。他們直言,香港的國際化、謹慎專業的教育都讓他們獲益良多,對自己現在從事的航天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到多間大學及中學舉辦講座,分享中國航天工程經驗。有香港學校為歡迎航天天團,並激勵香港青年人航天熱情,還制作了多幅漫畫。 ....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23日起在本港陸續舉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趙小津今日(24日)表示,這次航天科學家團隊訪港,受到的熱烈歡迎是我們沒想到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今日下....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今天(24日)繼續在港舉行。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在香港理工大學作題為《築夢月球舒廣袖》的演講。她表示,中....
24日,國家宇宙級「天團」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一場兩人組演講,除了吸引到一些大學生外,有不少中小學生甚至有幼稚園家長帶同子女前來感受祖國的強大科技實力。
6月24日上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發表題為《築夢月球舒廣袖》的演講。張....
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到多間大學及中學舉辦講座,分享中國航天工程經驗。6月24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香港大學發表題為《長....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今日(24日)繼續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港大發表題為《長征火箭與....
今天(24日)上午,8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香港大學陸佑堂開講,主題是《長征火箭與中國航天》。龍樂豪院士在現場透露,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今天(24日)上午,8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香港大學陸佑堂開講。談及長征運載火箭的主要成就,他說,中國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超過96%,發射成功率....
謝軍表示,新時代北斗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國航天人站在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動擔當,瞄準一流,堅持創新,實現超越發展的堅定決心,是航天精神在新時代豐富發展的生動實驗。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在致歡迎辭時表示,2020年到2021年中國航天事業喜訊不斷,一系列成就不僅標誌着中國科技發展的新里程,更對世界航天事業的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所有的這一切,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可謂功高至偉。
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到多間大學及中學舉辦講座,分享中國航天工程經驗。6月24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香港大學發表題為《長....
昨日,「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拉開帷幕。「最高尚的愛、最偉大的愛是愛國家。」作為訪港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科學家團隊的重量級嘉賓,....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晚在禮賓府歡迎航天科技代表團訪港。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表示,長征火箭、神舟飛船、嫦娥探月、北斗衛星、天問火星探測器等,都是國家航天科技的主角,它們背後的傑....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今日起舉行,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下午在香港大學本部大樓陸佑堂舉行主題為《九天攬月》的講座。香港大學內....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23日起在本港陸續舉行。帶領團隊參與航天工作的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吳波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今日(23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活動現場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此次來香港,最希望向本港的學生介紹半個世紀以來國家在航天事業上取得的成就....
6月23日下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舉行。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發表題為《九天攬月》的演講。
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訪港,理大首場航天講座今早(23日)10時舉行,由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主講,題目為《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戚發軔在講座上分享了三大航天精神,分....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今天(23日)於香港理工大學作《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講座。戚發軔在講座上談及愛國精神,回顧自己成長經歷,指出愛國精神重要性,....
負責「長征」「神舟」「北斗」「天問」「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科學家團隊22日抵達香港,展開為期5天的訪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今日(....
「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舉行,香港理工大學作為香港唯一擁有航天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將承辦兩場院士、專家講座。23日,中....
國家頂級航天科學家團隊今日(23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航天事業上,「香港和我們是一樣的,容啟亮教授就是我們團隊中的一員,....
今天(23日)上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在主題為《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今天(23日)上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開講前,來自內地航天領域的「宇宙天團」與香港當地科學家合....
6月23日上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首場講座在香港理工大學開講。首場講座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帶來題為《....
6月23日上午,「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首場講座在香港理工大學開講。首場講座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帶....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今日(23日)出席香港理工大學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並致辭。他首先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向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訪港表示熱烈歡迎。
6月23日,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 –《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
由國家多個航天項目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組成的「宇宙級天團」昨日抵達香港,展開一連五天的訪問,航天熱潮即將席捲全城。據了解,本次航天團隊行程亮點紛呈,「天團」將赴本港兩間大學和六間中學進行主題分享,
6月22日,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辦內會見來港出席「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的航天科學家訪港團,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一行進行了交流。
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在2021年中取得多項重大突破。為讓青年學子了解中國航天發展及科學家精神,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紫荊文化集團將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辦,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
三名中國航天員17日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前往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並計劃駐留約3個月。有香港航空航天領域的專家22日表示
據新華社消息,6月22日下午,負責「長征」「神舟」「北斗」「天問」「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科學家團隊抵達香港,展開為期5天的訪問。
從「嫦娥一號」探月工程到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香港科研團隊近年在國家多個重大航天項目中均有所參與。
5月15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 記者從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悉,理大有兩支跨學科科研團隊參與其中
對於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日前順利升空,香港科技界多位專家十分興奮。他們表示,近年來,隨着國家在航天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就,香港青年對探索太空的興趣日益濃厚。
三名中國航天員17日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前往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並計劃駐留約3個月。香港特區多所學校組織學生觀看直播,見證神舟十二號飛船順利升空。有媒體表示:「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課!」
從首問蒼穹到漫步太空,國家航天事業得以不斷刷新高度,離不開一代代航天科學家的接續奮鬥。本周,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紫荊文化集團將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辦「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