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推港普選堅持四個一

2014-04-14
来源:

  中央官員與港議員滬上座談

  立法會議員滬上行,昨午在結束前上演「重頭戲」。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以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與梁振英特首及一眾議員舉行座談會。三位主任在會上分別就本港的政改發表講話。王光亞以「四個一」概括中央對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立場,包括一個目標、一個基礎、一個共識及一份責任;他呼籲議員們要有歷史使命感,「求大同、存大異」,在基本法基礎上制訂實現普選特首的制度安排。李飛提出,採用提名委員會可以降低政治對抗、憲制及民粹主義三方面的風險。張曉明就認為,以誠相待、理性務實、求同存異與放眼長遠,有助改善溝通、凝聚共識,並承諾返港兩個月內會與沒有單獨討論過的立法會議員會面;更笑言:「希望某些議員不要再拒絕我」。香港商報記者劉勇飛、林駿強

  王光亞主任在座談會後的記者會上指出,今次與泛民議員座談交流意見,大家雖然存有不同想法,但取得成果及達成兩點共識,首先是雙方願意努力確保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實現;第二香港是社會多元化,有不同意見可以理解,加強溝通是大家共同願望,中央願加強與本港各界及立法會成員的溝通。

  王光亞說,中央有決心香港實現2017年普選特首,但政改五步曲需立法會配合,呼籲議員要有歷史使命感,「求大同、存大異」,在基本法基礎上制訂實現普選特首的制度安排,本着對香港整體利益負責的態度,與社會各界進行理性探討。

  他說,與部分議員(泛民)雖在普選存有分歧,但能與他們面對面交流意見,增加理性溝通的機會,是重要的成果。

  被問到何謂「愛國愛港」,王光亞指出,一個人是否符合,要看他的言論以及行動,包括愛自己的國家、擁護基本法及支持一國兩制,都是愛國愛港最基本的定義;並強調不論現時或未來,行政長官都充當香港與內地的橋樑,相信公眾亦不會支持不愛國愛港的人當特首。

  再問到泛民是否愛國愛港,他說:「我想他們自己心裏明白」。他坦言,本期待與社民連梁國雄會面,但梁作為立法會議員,做的事情不僅是對香港的問題,亦是對內地政治制度一種公然的「叫板」,不把內地的法律放在眼內,雙方很難溝通。

  王光亞說,制訂選舉辦法時,離不開香港實際情況,選舉委員會及提委會的四大界別,便是考慮了香港各界利益,均衡參與的制度設想,是經過多年討論,有它的道理。

  王光亞在發言時說,「一個目標」,即如期實現全體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目標。不論香港首富抑或「街頭阿伯」都可在平等、直接、公開的選舉中選擇自己「鍾意」的特首,不論對普選辦法持什麼觀點,都應以此為目標。

  「一個基礎」即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要以基本法為基礎,任何繞過、虛化或者削弱提名委員會實質提名權的建議,都不符合《基本法》。

  第三是「一個共識」,就是普選制度要有利於選出一個愛國愛港的特首,不可想像一個不愛自己國家、與中央政府對抗的人能將香港管治好。

  王光亞最後提到「一份責任」,指按《基本法》規定,推動政改走完「五步曲」。實現行政長官普選,是中央、特區政府、全體立法會議員及市民的共同責任,他希望議員看遠一些、放下己見,為香港民主發展作出應有承擔。

  對有議員說香港沒有普選,所以管治出問題,王光亞認為說法不公平,

  不能簡單歸咎於政治體制,普選亦不能一勞永逸解決所有管治問題。

  採用提委會可降低三大風險

  李飛發言時說,香港社會意見爭議焦點是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問題,若要解決爭議、落實普選,只有回到《基本法》規定的軌道,以《基本法》作為討論問題、凝聚共識的基礎。他指出,採用提委會可以降低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及民粹主義等三個風險。

  他解釋,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同時授權特區政府高度自治,特區實行以愛國者為主體、港人治港,同時要以最大政治包容,允許各種政治力量合法存在。他認為提委會有利降低政治對抗風險;提委會將全面考慮候選人資格,可降低普選後的行政長官人選不獲中央政府任命而導致憲制危機風險;從世界各地選舉來看,候選人為了贏選票,很可能提出加大社會福利開支,甚至走向民粹;提委會按均衡參與組成,有利平衡各種訴求。

  以誠相待理性務實 求同存異放眼長遠

  張曉明發言說,香港社會和立法會存在不利溝通的現象,相信以誠相待、理性務實、求同存異及放眼長遠,有助改善溝通、凝聚共識。他說,早前中聯辦回請立法會議員,差不多菜單都準備好了,卻突然冒出「選址不當」問題,幾名議員不願到中聯辦出席宴請,這變卦令人很失望,他質疑在中聯辦大樓回請有何不妥。

  今次上海之行消息一宣布,馬上有議員提出附加條件,他認為個別議員蓄意作出一些政治挑釁是節外生枝。

  愛國愛港有客觀標準

  至於愛國愛港的客觀標準,張曉明歸納為三點,包括:是否擁護香港回歸祖國、是否做過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繁榮穩定的事情、是否擁護並遵守基本法。他認為,什麼人不守《基本法》、喜歡跟外部勢力「勾勾搭搭」,有時都不難判斷。他重申中央政府沒有「一竿子打沉一船人」,從來沒有說過所謂泛民陣營的人士都不符合愛國愛港的標準。

  張曉明又表示,去年7月出席立法會午餐會時曾表達三個願望,希望補充多一條,承諾自己願意在回香港後兩個月內,與沒有單獨談過的所有議員,包括昨日沒有到場的議員逐一約談,期盼某些議員不要再拒絕。

  王光亞「真品」贈議員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午與全體訪滬的立法會議員舉行座談會。留滬的泛民議員在正式進入會議前,逐一向王光亞遞交自製「要求真普選」的請願禮品,有意在傳媒面前搶鏡曝光。但王光亞在從容應對之餘,更不忙趁機揶揄泛民,引來哄堂大笑。薑,還是老的辣!

  座談會開始前,先後由王光亞、特首梁振英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發言,之後就輪到各議員逐一送贈禮品。

  王光亞聞言要他收禮,即時回應說,中央有八項規定,是不收禮,但如果議員要送,就不可能「來而不往,不禮也」,故也準備了禮物送給議員(基本法文法)。

  當泛民飯盒會召集人馮檢基送上一個「三軌提名」電動道具盒,以及要求真普選的信件給王時,原以為可以攞晒風頭,詎料王光亞急智地說,內地的古玩市場非常活躍,現在市場發達後,更要請專家鑑定,因為「有贋品,有真品」。此話一出立即令全場大笑,更有建制議員大聲叫好,被王光亞殺個措手不及的馮檢基頓感不是味兒地返回席間。

  除馮檢基外,民主黨單仲偕及黃碧雲、公專聯莫乃光及梁繼昌、公民黨郭榮鏗及郭家麒、教育界葉建源,甚至連自由黨田北俊也遞信件。當王光亞收齊他們的禮物後就說:「這樣的禮物,你們回去不會被廉署查,我們的紀委也不會查我」,結果又引來大笑。記者劉勇飛 林駿強

  會談有誠意 議員話正面

  王光亞、李飛以及張曉明與立法會議員座談之後,不僅民建聯、經民聯等建制派政黨反應正面,與三位京官單獨會面兩小時的泛民議員反應亦算正面,並期待日後可跟不同的中央人士見面。香港商報記者 劉勇飛、林駿強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座談會後說,希望類似的「滬上行」可繼續舉辦;他又引述張曉明主任表示,願意跟以往未接觸的議員溝通,地點是哪裏都可以,形容三位主任態度十分好。譚耀宗認為是次行程增加了議員的國際視野,亦可更了解國家的發展。他此次在會上向三位主任表達兩項民生訴求:一是希望爭取在內地就學的香港學生畢業後可投考公務員;二是希望港澳辦協助解決跨境學童問題,多辦港人子弟學校。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認為,今次行程顯示出中央的誠意。他坦言,政改需要一段時間討論,最重要是今次會面,可協助泛民及中央建立互信。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稱,會上向三位主任提出,香港的普選要達到均衡參與,因為香港不能步向民粹及福利主義。他又說,香港的普選要視乎實際情況;該黨另一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她在會上向三位主任詢問,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等方法是否合乎基本法第45條,官員回應亦指普選要合乎基本法。

  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則說,不僅是泛民議員爭取普選的民主成分,建制派議員亦然。他在會上提出,提委會成員從現時選委會的1200人,增至1600人,並應增加某些界別的參與,如婦女、少數族裔、中小企等,並加入董事票。田北辰又稱,會上有官員說過,中央沒有說過所有泛民陣營不是愛國愛港。他形容會面正面,一眾主任是「有碗話碗,有碟話碟」,他們也點明,提委會以外的提名方法違反基本法。

  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稱,該黨反映一項政治問題,兩項民生議題。政治議題上,她說該黨都是關注政改議題,向三位官員詢問早前有學者提出公民推薦方案,但他們沒正面回應;民生議題方面,該黨反映自由行一簽多行問題,以及關注新來港人士會否有重返內地的彈性制度。

  有機會首次可跟王光亞、李飛及張曉明「單獨」見面兩小時的十位泛民議員反應傾向正面。民協馮檢基總結說,會面氣氛尚可,亦有五十分鐘一問一答環節。他以三點總結今次會面:第一,會面令雙方了解對方在政治、法律及社會方面如何看待政改;第二,泛民及中央之間,對普選的分歧仍沒拉近;第三,會面是一個開始,泛民希望日後以不同方式會見不同官方人士。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稱,有予王光亞意見書,強調提委會的廣泛性很重要,提委會亦要按民主程序提名候選人,而愛國愛港的特首則要執行基本法。他又稱,即使泛民有議員參加是次考察活動,不代表支持政改方案,日後政府仍要繼續拉票。民主黨黃碧雲、公共專業聯盟莫乃光等泛民議員,則重申普選不能有篩選等觀點。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