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疏經通絡38式 治膽囊炎

2014-04-14
来源:香港商报

  慢性膽囊炎為膽囊疾病中最常見的,患者在結石一時性阻塞膽囊管時會引膽絞痛的發作,疼痛多位於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疼痛可牽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處,可伴噁心和嘔吐;患者平日常有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灼熱、噯氣、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狀,進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會使這些症狀加劇。

  臨床上有的患者只是感到上腹不適、噯氣、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往往誤認為自己是患了「胃病」。這些病人症在「胃」,但根源卻在「膽」。

  調理慢性膽囊炎以疏肝利膽為主,有些人口服疏肝利膽的藥物效果不顯,這與經絡堵塞,藥物難以發揮作用有關,要先疏通肝膽經絡。「膽囊穴」是奇穴,疏理側重在膽經;另外疏理肺經,讓體內之氣恢復「左升右降」,則肺氣降、肝氣升,噯氣、吞酸的症狀會有緩解。

  自我輔助調理方法

  1、探查膽經,敲揉風市穴、陽陵泉穴、懸鐘穴,點揉臨泣穴;

  2、敲揉經外奇穴--膽囊穴。

  3、探查肝經,敲揉陰包穴,點揉太冲穴;

  4、探查肺經,敲揉孔最穴,點揉魚際穴;

  5、探查三焦經,敲揉四瀆穴、消濼穴,點揉翳風穴;

  6、探查胃經,敲揉髀關穴、足三里穴、內庭穴。

  ——路新宇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