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1

师奶重返职场

2014-04-23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曾说:“职场中的母亲都有一个名字叫内疚。”对已婚女性而言,孩子和工作犹如天平的两端,往往顾此失彼。据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统计,英国每年有三万妇女仅因为怀孕而放弃工作。

  然而,家庭主妇并非轻松无忧的“工作”。较之职业女性,全职妈妈在家务琐事的轰炸之余,也更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难题,如头疼肥胖、和社会脱节、焦虑丈夫出轨等。2011年,一项关于“中国人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家庭主妇的幸福感仅列第九位,其身心、工作、交际和娱乐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群体。

  如何让全职妈妈重新与社会产生连接,寻回自信?英国社会企业“女人如是”(Women Like Us)给出的答案是:搭建一个专门为妈妈提供职介服务的平台,帮助经过“职业休假期”的万千女性重返职场。

  方案提交人:卡伦.马蒂森(Karen Mattison)和艾玛.斯图尔特(Emma Stewart)

  2005年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卡伦.马蒂森(Karen Mattison)和艾玛.斯图尔特(Emma Stewart)到校门口接孩子回家。在和其他妈妈的闲聊中,她们发现这些女性都有一个强烈的共同诉求——重返职场。

  “我们发现大部分妈妈的处境都相同,她们想要获得一个兼职机会,在职场一展身手,重拾自信。同时,她们也需要求职技巧和专业技术培训,以赢得面试官的青睐。”彼时,卡伦和艾玛都是半全职妈妈,慈善机构的兼职让她们意识到这个存在已久的供需断层现象:一方面,企业需要有经验的兼职人员;另一方面,不少妈妈却苦于找不到合适工作。

  于是,卡伦和艾玛萌发了“牵线搭桥”和整合资源的念头。一开始,她们在校门口分发印有职介服务和面试技巧课程介绍的小折页广告,成功帮助一些妈妈找到了兼职。2005年4月,在英国工业贸易署、艾斯密.菲尔伯基金会、欧洲社会基金和伦敦卡姆登镇政府的资助下,“女人如是”正式成立。

  方案点点看

  年轻妈妈Habibe离开职场已经四年,当她重新想要找份工作时,却发现自己原有的职业技能已经不再具备优势。

  “‘女人如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就业指导,包括各方面的培训,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这里你能够认识很多人,大家相处得很愉快,也乐于互相帮助。”戴着穆斯林式头巾的Habibe说道。

  在“女人如是”的帮助下,Habibe和在“女人如是”网站注册的大部分女性一样,拥有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了经济独立。闲暇时和朋友一起出去喝个下午茶,也无需担心支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技能并获得了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满足感。

  一般情况下,想求职的妈妈只需在“女人如是”官网上填写表格提出申请,“女人如是”就会根据当事人的自身特点、要求和能力为其匹配合适的兼职或全职工作。

  由于这些女性大部分远离职业角色已经比较久远,有的距上一份工作甚至超过10年,为此“女人如是”设置了专业辅导机构,为她们提供个性化支持,包括面试技巧和专业素养培训,提高其求职竞争力。

  此外,“女人如是”还有专业团队负责和企业雇主打交道,以说服他们招聘更多兼职工,并根据企业需要推荐合适人才。

  卡伦深谙说服企业的关键所在。在她看来:“跟雇主们说什么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类的大道理意义不大。相反,你只需要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商业利益在哪里。比如,你花两万英镑雇了一个值四万英镑的人。这些优秀和专业的兼职人才能为你做的事,恐怕是你找全职员工来做所担负不起的。”

  目前,“女人如是”已经和伦敦229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登记在册的女性超过3.6万人,越来越多的妈妈通过“女人如是”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从兼职打字员、消防员、葬礼统筹到律师、营销经理和公关经理等。

  方案创新点

  满足多方需求

  作为一家专注为妈妈提供职介服务的社会企业,“女人如是”不仅满足了万千女性重返职场的需求,而且也帮助企业雇主找到高质量的兼职员工,这与政府减少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不谋而合。可以说,“女人如是”实现了求职者、雇主、政府、社会和自身的“多赢”。

  依托公共部门

  较之其他职介公司,“女人如是”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学校、政府、基金等公共部门提供的多方支持和资源,这不仅扩大了求职者的职业选择范围,提升供选择的职位质量,而且也为“女人如是”获得雇主信任提供了有利的背书。

  主张灵活就业

  妈妈重返职场,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兼顾家庭工作。“女人如是”另辟蹊径,帮助她们以兼职、灵活就业的方式重返职场,这不仅增加其家庭收入,又能保证妈妈有固定时间来陪伴孩子,照料家庭,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平衡。

  提供个性化培训

  “女人如是”除了为妈妈寻求合适工作岗位外,还为长期脱离社会的女性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再训练服务,这为妈妈重返职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智力支持,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影响力。(鸣谢: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探索社会创新”网站)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