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金融界人士英媒登广告 声称要“真普选”

2014-04-24
来源:环球网 作者:魏莱 吴薇

  70多名香港金融界人士英媒登广告 声称要“真普选”

  原标题:香港占中死士登广告给中央发信诉求“真普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占中死士”钱志健策动香港70多名金融界人士,23日在媒体上刊登广告,发出给中央领导的公开信,诉求所谓真正普选。不过有香港金融界人士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钱志健根本无法代表香港金融界,绝大多数金融界人士反对“占中”。

  网上称他为“假金融人”

  据香港明报新闻网报道,“占中死士”钱志健策动金融界人士,23日在某香港媒体和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给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的公开信。这封题为“香港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十个诉求(金融人篇)”的文章称,香港主权移交后“香港政府越来越远离市民的需要,造成了社会上广泛的深层次矛盾,使香港的竞争力大为削弱”,“香港现时的政制已成为了香港长远发展的绊脚石,亦是分化社会、妨碍和谐的祸根”。

  公开信提出十点诉求,包括履行中英联合声明,支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停止干预香港行政事务,并称香港已具备推行全面普选的条件,应订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真普选制度”。有报道称,联署信由6名“金融界核心人士”提出,70多名金融界人士参与。

  钱志健到底何许人也,香港《文汇报》日前揭其老底,说他自称是资深对冲基金经理,一直以金融界人士自居,并热衷“占中”。去年4月,港大法律学院副教授戴耀廷开始接触部分中环人或金融界人士推销“占中”,钱志健主动约见他了解情况。其后,包括钱志健和郭乃弘等10名所谓“占中行动首批死士”名单出笼。

  去年6月,钱志健出席“占中”首个商讨日,与多个反对派政党和组织联系;紧接着7月1日,他参与“民阵”发起的游行,之后又与约20个反对派团体为“占中”举办第二次商讨日。近期,钱志健又在中环为绝食者“撑场”,声称金融界正酝酿参与第二波绝食行动。《文汇报》称,网上流传着一幅“假金融人,真反对派”的图片,揭示钱志健与反对派社交圈关系密切,“凸显钱志健的社交圈主要围绕反对派,和金融界关系疏离,其意见只能代表反对派……与其为伴的金融界人士凤毛麟角”。

  不能代表香港金融界

  钱志健23日对《环球时报》称,他今年46岁,从事金融行业20多年。这次参与刊登公开信的包括现任或曾经的金融业监管机构一些要员、香港证券交易所员工、国际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和经纪人等,“不一定是最高层的,但不少人做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

  记者问他是否可以代表香港金融界,钱志健称“当然不是”,但他们知道香港现在面临很艰难的局面,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希望中央能听我们的诉求,让香港恢复它原本的样子,否则香港就不复存在了”。钱志健不认为“占中”会对香港经济有什么影响。

  他称,虽然一些舆论总是说“占中”每天会令香港损失20亿或30亿港币,但如果戴耀廷先生(“占中”发起人)用尽所有不同的方法也没有得到香港政府的回应,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就可以采取公民抗命的方式。钱志健还告诉《环球时报》,目前对于下一步没有什么规划,正在等中央的回应。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亮星在金融界服务了47年。他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对钱志健完全不了解,较早前听说过这个名字后曾向对冲基金界了解,大家都说不认识。吴亮星说,金融界的朋友都认为,任何手段或可能引起的暴力都会对香港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希望政改期间不会出现妨碍金融整体业务发展的情况,因此周围朋友基本上没人支持“占中”。至于钱志健,“也绝对没什么代表性”,他干过什么行业不等于就能代表这个行业,他的所谓呼吁只能骗到一部分不了解情况的人。

  经民联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张华峰早前也表示没听说过钱志健,“这样一个认受性这么低的人,不可能代表金融服务界的意见”。

  曾与资深金融界人士论战

  而之前钱志健与金融界资深人士的一场论战曾在香港引发关注。3月31日,香港资深金融人冯家彬以《你不代表所有金融与中环人!》为题撰文,批评钱志健“处处以代表金融界和几近全部港人自居”,“强霸道德高地”。他说,“香港政改是香港的自家事,应该以基本法为基础,有商有量,达致一个香港人可以接受的普选方案;钱先生,你自认为资深金融人,难道不明白任何金融合约均需买家卖家或合约双方同意才能达成协议,并付诸实行?”冯家彬还说,身边一大群资深金融老兵均不能认同“占中”,“占中”会将香港的福祉推到悬崖,造成的损失无可估计,“危害香港经济命脉,祸延子孙后代”。

  钱志健则在4月7日刊文称,公民的责任除了守法,更重要的是监察。文章后面还附了一些金融界人士对他的支持言论,如“占中是为下一代扞卫香港的底线”等。

  一位在香港从事对冲基金业务的金融界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钱志健后面是有一定资金支持的,以他们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和运作程度,如果“看空香港”被炒作成国际炒家跟风的“短期主题”,那么估计未来两个月,会有看多与看空香港的两方面资金力量悄悄参与“博弈”。不过,毫无疑问,一个不稳定的香港对香港自身与中国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不会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好处。(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叶蓝本报记者 魏莱 吴薇)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