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兩岸茶人羊城演繹 茶與樂的對話

2014-07-18
来源:香港商报

   一場別致的茶會

  「茶香益兩岸祥和中華情」2014兩岸茶文化交流系列活動之一。「禪味茶與樂的對話」,台灣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聯手台灣及廣州茶師以茶為媒,用不同的茶佐以不同的器樂與唱段,觀眾沉浸在樂曲營造的不同意境里品佳茗,且飲且賞樂,靜心恬淡,既是一場茶會,亦是一場東方藝術的雅宴。香港商報記者林濤

  禪主張明心見性,引導人們參悟自然界與人生的真諦,當晚的「禪味茶與樂的對話」茶會,茶作為核心元素和紐帶,連接了音樂、書畫、茶席等東方藝術,探尋與音樂的相通。茶會提供的茶葉均是優良名茶,茶器及泡茶手法上也相當講究,茶藝師現場表演泡茶技巧,冲制極品香茶供觀眾品嚐。觀眾在品茗時配以特別的茶點,同時欣賞古箏、二胡、笛和琵琶以及詩詞吟誦、京劇及花道展示。茶會主辦方之一的大益茶道院院長吳遠之介紹,茶會的精美茶席由台灣茶師、廣州本地茶人茶友及大益茶道院專家精心設計、共同呈現,而音樂的切入則是「以茶映樂,以樂顯茶」,充滿生機的《春天來了》、江南詩興的《平湖秋月》就對應了包種、龍井,而琵琶武套的《霸王卸甲》、繁華落盡的笛曲《寒江殘雪》則對應了鐵觀音、普洱,具體的茶香、抽象的音樂交織成兩個多小時的藝術演繹。

  一邊飲茶一邊賞樂

  林谷芳多年來熱心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與交流,1991年,林谷芳召集音樂家、書畫家、茶師、戲曲家與花藝家組成「忘樂小集」藝術團,推出充滿禪意的演出,「茶與樂的對話」是最受歡迎的節目,不同茶種配合不同樂曲,并搭配花藝,使聽眾深度了解茶與音樂的魅力,累計演出200多場。在歷年的演出中,他們以《江南好》、《鳥投林》、《姑蘇行》、《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曲目搭配包種茶;搭配鐵觀音的則是《霸王卸甲》、《餞別》、《蘭花花敘事曲》、《秦川抒懷》與《高山流水》;龍井茶的樂曲有《平湖秋月》、《牡丹亭》、《思春》與《漁歌》;台灣凍頂茶則是《中花六板》、《妝台秋思》、《月夜》與《暗香》;搭配高山茶的樂曲有《松風寒》、《捻步輕然》、《鷓鴣飛》與《憶故人》;普洱茶則是《松青夜游》、《清明上河圖》、《流水》、《二泉映月》和《高山流水》等曲目。將茶與樂搭配得如此完美無瑕,林谷芳這樣闡述禪、茶、樂三者之間的關系:茶以舌根、樂以耳根與人相交通,而禪是生命的藝術,這三者實際上存在著內在關聯。整合性的藝術形式在東方由來已久,中國古代文人的文會雅集,賦詩吟唱品茗賞藝,茶與樂的對話不僅是中國茶文化的極致體現,更是茶文化與藝術的極致融合。

  品味「茶」與「樂」

  兩場茶會均由林谷芳擔任主持人,他就禪與茶、茶與樂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令人耳目一新,又以高山茶、生普、熟普分別寓意人生的青年、中年、老年,分享他64年來對人生的感悟。「山氣氤氳,正乃茶靈氣之所本,植於高山之茶或淡疏、或高遠、或冷冽、或香逸,皆能讓人有其丘壑……」在林谷芳緩緩吟誦聲中,茶人緩緩地烹出一杯杯清香台灣高山茶。笛家侯廣宇吹響《鷓鴣飛》,仿佛鷓鴣鳥在青山綠水間啁啾飛翔,對應逝去的青春年少。台灣高山茶湯碧綠透明,香氣淡雅,就像生命的早年,年輕而盎然,充盈著讓人羨慕的生命氣息。接而,中國南派古箏大師饒寧新與其子饒蜀行演繹一曲《禪院鐘聲》,南派樂韻和平寧靜、如詩如畫,錚錚樂曲中,詩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吟誦聲飛出,更添風韻,茶人們則合著音樂節奏緩舒烹茶,茶香漸淡,似乎在告別暮春。接下來是《秦川抒懷》的笛曲,激越昂揚又纏綿悱惻,將人帶入生命的壯年。茶人們泡出的是來自大益的普洱生茶「金色韻象」,青綠而不失厚實。林谷芳將生普直冲的氣味比作「生命之氣」,「因為它的味道直接,象徵著生命力的頑強,所以我們選擇了陝西曲調《秦川抒懷》,從曲子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對於生命的渴望與熱愛」。

  「青蔥的歲月美好而令人留戀,只是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激越昂揚的琵琶《霸王卸甲》送走壯懷激烈的歲月。一曲《平沙落雁》將觀眾帶入生命的中年。琴簫合奏,正中平和、大氣委婉,對應雲淡風輕的秋日。這時的心境,是一道醇和普洱熟茶,茶湯深褐,渾厚見陳韻,正如圓熟之生命。在茶會結束前,林谷芳再次用茶比喻人生不同階段的感悟:「如果一個70歲的人喝綠茶,我會認為你春心依舊,但如果你只有17歲卻只喝普洱,那就是未老先衰。很多時候品茶就像讀詩,當你真正讀懂了唐朝的邊塞詩,那一刻你就不僅擁有了21世紀的生命、更擁有了8世紀的生命。」

  台灣茶藝有著較多道家的影子

  談到台灣的茶文化,林谷芳說,台灣的茶藝發源大約可以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經過數十年不斷的摸索,從虛浮而到落至實處,經歷了一段漫長曲折的路。如今的台灣,茶已經融入普羅大眾的生活,外界商業性質的茶館大多已難以生存,而家庭茶室已經成為社會主流之一。林谷芳認為,日本茶道,韓國茶禮,台灣茶藝,各有千秋:「日本茶道受到禪的影響極大,與道相契,并帶有一定儀式性的樣貌被標舉;韓國茶禮從根本上是儒家文化的產物,把茶作為社會規範的重要載體;而在台灣,百家爭鳴、各有風姿的茶藝,更多的是一種生活藝術的呈現,寫意、回歸自然,有著較多道家的影子。」本版圖片由大益集團提供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