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马春辉:国企再改革还不算太晚

2014-09-10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政治局会议决议改革国企薪酬制度。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了帷幕。

 
  国内大国企乃至央企领导的薪酬,一直是引发争议的重大话题。如果说是身经市场和职场百战而磨练出来得到这位置的,而且经营业绩确实不错,那麽拿几百万上千万也不是说不过去。但是一纸组织部门或国资委的任命书,从处长或者司局长位置转任国企的领导,就从年收入20~30万,变成一年几百万到上千万,这个的确不合理。更不合理的是,处级或者司局级的级别依然保留,哪天企业干砸了,另外一纸任命,他拍拍屁股又回到机关,一点事没有。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干砸是没退路的,不仅被董事会撵走,还有薪酬方面的代价。
 
  前一阵打老虎,拍苍蝇,国企乃至於央企的一些高官纷纷落马。其中有国企高官一年职务消费竟然达到上千万的水平。有地方国企动用3亿元建设高尔夫球场以供高管自用并用於经营。央企中粮则用公款开支报销高尔夫费用。有消息称,A股252家国有背景的上司公司,2012年报公开的招待费就高达65.25亿元,折合每家每年招待费2,470万元,平均每天6,7671元。这还不算贪污走的,或者利益输送导致的国资流失。一些国有银行省级支行的行长,每年的职务消费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云锡雷毅,为情妇花贪腐款上千万。广西国发林业造纸公司总经理安明明等人侵吞国资及拆迁补偿款近7,000万元,并侵占职工住房526套。 近期媒体还公布有一些案例,则是国企干赔了,老总却还提高了薪酬待遇。
 
  一些国企领导人,利用规则和体制上的多个大小漏洞损公肥私,使得国企难以承担本该承担的国家经济干将的角色,同时也养肥了一些国企大贪官。近几个月来副部级的央企贪官老虎,被打了好多个就是例子。至於小老虎和苍蝇,实际上也比大老虎更多。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64,749.2亿元,同比增长10.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
 
  规模庞大的国企创造了惊人的4.6万亿的利润,但进入国库财政拿到的只有4.7%。这4.7%中仅仅有5.7%用於民生保障,也就是说国企利润总额回归民生保障的比例只有区区的7‰。
 
  一些垄断性国企之利润丰厚,纯属是垄断经营的结果。派任何人去坐那个位置,都不会影响盈利。而坐上那个位置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经营管理能力而是级别。也因此,在《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获得政治局通过之前的前期调研发现,50开外接近退休的国企掌门人,99%不愿意放弃行政级别来换取依然拿高薪的待遇。显然其中有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一旦没了级别,经营管理能力又不行,後果就是驼子跌跟斗,两头不靠。
 
  20多年来羊已亡不少,现在补牢虽然晚了点,但还来得及。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习总主持下,审议通过了包括《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於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等四项规定。
 
  打击贪腐的同时,国企改革的布局悄然成形。习李新政,在国企改革方面的展开,最近已经方向明朗。混合所有制给民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限制国企高管的薪水、企业信息公示等等,均已出台。
 
  混合所有制,国内50年代搞过一轮公私合营,但那时是公有制对私人所有制进行改造。这一轮则是方向相反,将原本高度垄断的一些行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比如页岩气开采,以及进口原油等等方面。对於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位薪酬领域的专家表示,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涉及到所有国企领导者的身份问题,如果是市场的人就按照市场价格走,如果属於国家雇员,代表政府出资人的身份,就要按照行政序列走。"现在的情况是,这部分人身份界定混淆,行政化身份拿着市场化工资,两头的好处都占了。有些人在央企拿着高薪干几年,又可回到体制内再当官员,这种'两头转'的情况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果如此情况延续下去,最後可能国企领导人的高新岗位,就可能成为分肥的手段。当了一阵收入不算太高的机关干部後,获得一个在国企任职的机会去捞几年油水。然後再回来当官。因为是为别人花别人的钱,或者为自己谋好处花别人(公家)的钱,国企或公家的钱,特别容易当唐僧肉。
 
  低价出让国有资产导致国资流失,也是贪腐的国企高管损公肥私的一个重要方式。央企华润前一把手宋林主持山西煤矿并购案,经调查他"习惯性"高估值,用国有资本高价买入低值资产。其中的差价,最後必然以迂回的方式进入了私囊。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建立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守法、不诚信行为"广而告之",为诚实守信的企业树"金字招牌"。企业信息公示的新举措。如此措施取代了原来一年一度的企业年审。老办法下,奸商只要设法糊弄一次,就可以再滥竽充数一年。而现在,企业信息需要企业自己汇总上报公示。
 
  各项信息的连贯性,使得造假成本大大提高。任何数字异动,都有社会监督在盯着看里头是否隐藏有玄机和骗局。六项重要信息必须公示,第七项信息,可以公示也可以不公示,但是公众可在获企业同意时查询该项经营和管理信息。企业可以不同意,但是公众长期不能获得这些信息时,代价该企业的社会信任度下降。那时市场淘汰机制就可能起作用了。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促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强化企业的信息披露义务,尊重与保障交易伙伴与公众的知情权,提高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是维护交易安全最为有效的基础性工程。
 
  对於近期的国家政策新举措,民间的反应异常积极。"国企员工感到国企有救了"、"国企之幸、民生之幸、国家之幸"、"务实的领导,中国的希望"等认同和支持的表示,比比皆是。
 
  这表明国民对国企改革的期待,对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经济的期待,对民族国家命运回到通往复兴坦途的期待。
 
  (马春辉博士,深圳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