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傅成玉:国企改革穿越深水区

2014-09-24
来源: 新浪财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各大国企纷纷跟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石化集团。庞大的体量和产业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先行先试的预见性,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

  中石化改革的未来会走向哪里?中石化混改模式的精髓是什么?中石化的改革对于国企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期做客30人嘉宾,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揭秘中石化混改路线图,纵论国企改革。
 
  谈目标:混合所有制目标是改革国企体制机制
 
  新浪财经:中石化[微博]是第一个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但后来却不断淡化这个字眼,为什么?
 
  傅成玉:其实并不是淡化,混合所有制很早就提出了,八十年代后就逐渐混合所有制了,但那时不叫混合所有制,叫股权多元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是,混合所有制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参股,实现股权多元化。这一次混合所有制新的表述是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实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相互参股的。其实本质上都是这三类资本的混合。
 
  过去强调国有部分,现在是国有、非国有都重要,国有经济要体现活力,通过非国有部分进来以后,不仅仅带动国企的活力,还有发展力,这样才能实现双赢。这个双赢最终是我们制度赢。
 
  我们缺的就是活力,所以中央这轮改革就是要实现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董事会成立了,新股东进来,公司的机制就变了,内部原来行政化色彩比较浓的,过去改不动的深水区、攻坚区,行政管理的改革可以加快推进。改革的结果是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谈做法:中石化销售板块是如何引资的
 
  新浪财经:请谈谈这次中石化销售板块引资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傅成玉:第一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不是越做越小,控制力不是越来越小,第二,不是国有资产流失,第三,更不是私有化。通过增资扩股,而不是卖老股。卖老股,国有资产越来越少。增资扩股,原来的国有股份没变,但是饼做大了,控制力增强了。没有把国企做小。
 
  也没有把国企贱卖。引资价格是市场说了算。所以我们采取两轮公开报价。实际上,投资者的报价代表了市场对这个的估值。多数人都估值在一个范围内,那说明就是代表市场的。有极端的,不代表多数。第一轮有个区间,最高估值多少最低估值多少,我们就清楚市场对我们的整体认识在哪里。
 
  也根据资金量考虑。市场报出价值,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评估的和市场评估的接近不接近,到底有多大差距。我们选择了一个门槛,低于它的就别进来了,所以裁掉了一批人。
 
  还要考虑的是,第一,价格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第二,不是今天价格越高越好,这个一定要纠正。把资产卖了,不经营了是价格越高越好。我们还要经营,后面还要产生利润,有回报。如果卖最高价,恐怕回报就没有了。后面还要有个空间,要继续经营,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的有回报。所以要选一个后面还能给好的回报的价格。这些必须综合考虑。
 
  市场报价反馈回来后,我们发现比想象的还要好,说明大家对这个公司未来发展认可度很高,不仅是今天资产值多少,更主要的是未来能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谈未来:中石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新浪财经:中石化各个板块改革完成后,母公司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傅成玉:国企改革,中央提出要有顶层设计,要有统一规划,要有时间表路线图。国企改革不是一个模式,每个企业发展的历史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现状不同。每个企业设计总体改革应该符合自己的实际。
 
  中石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中石化集团严格来说,是一个行业。经过上一轮改革后,中石化把主营业务市场化了,就是炼油、化工、石油勘探、销售四大板块。但还有非常大量的资产没有上市,我们叫存续企业。存续企业以前被认为资产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存续企业在中石化有40万人。
 
  改革不仅是已经上市的要发展好,所有的国有资产都要发展好。所以我们的整体设计就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把存续企业再进行重组。企业办社会这一块,将来要考虑怎么和政府划清关系,把能够经营的资产划出来,福利性的公益性的还继续保留。
 
  未来会形成实体经济部分都是市场化的,集团总部是控股公司的局面,很容易转化成国家说的投资管理公司。集团总部过去是管资产运营的,以后可以管资本投向、资本效率,可以对子公司进行监管。我们前几年改革就是总部职能转变,包括做实事业部,都是适应这个需要。
 
  并不是三中全会开完后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就带头搞,我们几年前已经走了这一步。比如分拆上市的问题,我们在2012、2013年就开始做了,因为A股还没有分拆的制度,我们跟证监会[微博]汇报,他们非常支持。改革要有顶层设计,不是碰到这里就干一下。我们整体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发展模式,是2011年8月集团党组经过调研,最后开会确定下来的顶层设计。
 
  我有三年时间,大部分的重组搞完了,但是改革没有穷期,不是阶段性的,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