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1

陳鼓應:讓廟堂之上的「道」落到實處

2014-09-28
来源:香港商报

  9月19日-21日,2014第四屆「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在洛陽市開幕。來自國內外的百餘名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老子的學說與精神:歷史與當代」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主辦方之一,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教授、著名學者陳鼓應先生表示,此次論壇與往屆相比,學術氣氛和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也讓廟堂之上、書齋里面的「道」接了地氣落到實處。他更指出,河南是老子的原鄉,洛陽在挖掘老子資源方面優勢得天獨厚,應將傳播老子文化的大旗扛起來。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學術氣氛和水平提升很大

  據了解,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哲學系、河南省老子學會、洛陽理工學院、洛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洛陽老子學會、洛陽老君山等單位共同主辦,還邀請海內外著名道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參加。此次論壇設兩場主題報告會及若干個分論壇,四天時間里,學院的、民間的近200名研究者濟濟一堂共話老子。論壇提交論文近90篇,其中包括美國耀羅拉大學Robin R Wang(王蓉蓉)《從「玄,雌,牝,柔,虛」等詞的英文翻譯看〈老子〉在西方的詮釋與理解》;台灣東吳大學郭梨華《〈老子〉容、公思想及其影響》;韓國江陵原州大學哲學科金白鉉《21世紀韓國新道學的出路看老子的道》;台灣師範大學陳麗桂《虛無與對反〈老子〉應用哲學的兩大主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劉笑敢《〈老子〉「輔萬物之自然」古今淺說》;日本女子大學谷中信一《〈史記老子傳〉中隱含的事實》;河南省社科院趙保祐《論老子道家學說的人本精神》等等。據參加過前三期論壇的人士表示,和2007年的首屆論壇的冷清相比,此次論壇可謂盛况空前,民間的、學院的數百人濟濟一堂共話老子實屬罕見。

  河南是老莊的原鄉

  一力促成此次盛會的陳鼓應先生對此表示欣慰。他說,專家有來自美歐、日韓和港台的,有來自清華、北大、社科院的,也有來自本地的河南社科院及洛陽理工學院的,更有鍥而不舍、默默耕耘十年的民間組織洛陽老子協會,論壇也得到當地政府和企業很大的支持。他表示,此次論壇的學術氣氛和水平都有很大提升,論壇促進了學術交流,也讓廟堂之上、書齋里的「道」與歷史名城、文化聖地洛陽結合了起來。

  談及洛陽,陳先生表示,這是他第二次到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在中國文化史上長久占據著中心地位。老子出身地鹿邑,大概是現在河南周口一帶,所以河南是老莊的原鄉。而發生在2500多年前周朝的孔子到洛邑(即現在洛陽)問禮老子,在《史記》、《莊子》、《呂氏春秋》、《禮記》等多有記載。老子生活、修道、著述於洛陽,老子思想形成於洛陽,孔子向老子問禮於洛陽,所以說洛陽在老子學說的形成中則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以洛陽為「圓心」,老子的精神和學說向天下傳播開來。

  目前,洛陽的老君山、上清宮等一大批具有道教文化印記的自然、歷史文化勝跡正以新的活力與世人相見。陳先生認為,洛陽在挖掘老子資源方面的優勢得天獨厚。他說,山東曲阜政府和企業家對儒家文化的支持有不少值得洛陽學習和借鑒之處,洛陽應更加重視在文化層面上的挖掘,為老子的研究創造更好的大環境,將傳播老子文化的大旗扛起來。

  培養青年學者 著作推向海外

  記者看到,在分論壇發表論文演講的有不少是全國各大高校的青年教師及博士、碩士在讀生。陳鼓應先生表示,論壇一方面希望帶動普及、提升當地道學文化研究的水平,也希望在培養年輕人方面有所作為。據了解,北大道家研究中心目前正準備啟動一個培養青年學者的計劃,「會設立一個獎學金,而且獎學金的程度會比較高」。另一方面,北大道家研究中心也計劃推出「道」系列翻譯著作,將道家、道教文化方面比較好的研究成果推向海外。陳鼓應先生著作的英文翻譯者Paul D'Ambrosio、美國出版商Livia Kohn也出席了論壇。陳鼓應先生表示,目前西方對老莊的認識是扭曲的,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工程,弘揚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修正種種偏差和誤讀。

  據陳先生介紹,除此之外,北大哲學系、北大道家研究中心還將在「嚴復講座」、「道家講堂」的基礎上,再開設「馮友蘭講座」及「張岱年講座」,這兩個講座也將得到洛陽老子協會和老君山生態旅游開發公司的支持,這也是論壇的一項延伸成果,形成了「地方上的民間文化團體、企業與大學里研究機構挂鉤」的合作模式。

  論壇分組討論及閉幕式在老君山景區進行。老君山古號「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於一室之意。因老子歸隱修煉於此,故更名老君山。自北魏老君山頂建廟紀念老子以來,數千年來香客不斷。參會者實地參訪了老君廟并向老子像行拜謁禮。最后,專家學者全體簽字通過了老君山「第四屆老子文化論壇」宣言。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