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李克强:有信心不掉以轻心

2014-10-2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1日對當日最新披露的中國經濟「三季報」作出評點。他表示,「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面臨的挑戰也不掉以輕心」。

  「有信心」源於城鎮化、工業化等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固有基本面和「新常態」視角下「三季報」中的諸多亮點;「不掉以輕心」則意味著中國官方對三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壓力和經濟發展新動力有待進一步培育的清醒認識。

  2014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至7.3%這一近年來的低點。不過,在「新常態」視角下,這份經濟「三季報」依然可圈可點。

  「新常態」是內地各方近來研判中國經濟的熱詞和重要分析框架。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表示,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是因為當下結構調整比經濟總量更重要。錯過了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期,就是最大的損失。因此,只要經濟還運行在合理區間,短期內增速的變動已經不再是影響宏觀政策的關鍵。

  就業收入好於預期

  李克強21日表示,總的看,中國經濟前三季度出現了一些積極、深刻的趨勢性變化。以服務業為主導、新業態加快涌現的結構優化更趨明顯。簡政放權等改革催生的新發展動力加快成長。就業、節能降耗等指標好於預期。這一判斷可以在「三季報」一一得到印證。前三季度,中國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的增加值增速繼續快於工業。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顯示中國經濟正向中高端邁進。消費對經濟拉動力的增強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個可喜變化。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8.5%,比投資的貢獻高出七個百分點左右,中國經濟再平衡的態勢比較明顯。居民收入的增長和收入分配的改善則提升了消費這駕拉動經濟增長「馬車」的續航能力。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2%,「跑贏」GDP和財政收入增速。在收入差距縮小的同時,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也在增強,中國經濟增長的代價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這顯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正在由過去過度的依賴於資源消耗粗放式的發展方向,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向轉變。

  壓力困難依然不小

  不過,在強調「充滿信心」的同時,李克強也強調對面臨的困難不能「掉以輕心」。他表示,外部環境仍然复雜多變,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和困難依然不小,改革措施充分見效還需一個過程。盛來運21日也明確表示,中國面臨三期疊加的壓力,結構調整的陣痛超出預期。主要表現在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和房地產持續調整積效應增加兩方面。除此以外,新動力的有待培育也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對此,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家宋立表示,在短期下行壓力加大的同時,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不利因素已經釋放完畢,處於趨穩蓄升的階段。不過,目前,有利因素的積蓄才剛剛開始,中國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仍然難以斷言。盛來運也坦言,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階段,傳統的動力和新的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的狀態,傳統動力的體量還是比較大,新的動力雖然代表新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但體量比較小。因此,在經濟運行中間仍然體現出比較大的下行壓力。

  官員未適應新常態

  在這種情况下,李克強要求「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實現全年主要任務」。而「落實」正是他近段時間來反覆提及的內容。稍早時候,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時就曾指出,對那些混日子、不作為、得過且過的行為,要嚴厲問責,確保今年經濟社會目標如期完成。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表示,目前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層層級級政府官員不適應新常態,有點不知所措,甚至不作為,這不是放松銀根可解決的。改革凝聚民心官心是經濟回升的保證。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