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不必对“诺奖女婿”上纲上线

2014-10-22
来源:海外网

   据媒体报道,安徽某中学近日挂告示庆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奖。原来,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其夫人吉娜刚好毕业于该中学。这块标语牌在微博上一经发表即引来无数议论,网友纷纷表示被“亮瞎了”。

  伴随着这一标语,网络上流传起更多“句式”,比如,“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还是中国丈母娘的”,还有著名的“蓝翔体”:“中国女婿哪家强”。

  自诺贝尔奖创办百余年来,尚未有中国籍人士获得过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面对这一“高不可攀”的世界顶级荣誉,任何与之沾亲带故的事物,都仿佛沾上了“仙气”。曾培养出诺奖获得者的高校,那更是洋洋得意。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培养诺奖获得者”也不太容易了,怎么办?只能攀亲戚!

  千方百计跟诺贝尔奖“攀亲家”的,安徽某中学绝不是第一家。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张松涛在《新京报》刊文指出,早在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托马斯·祖德霍夫,就因为其妻是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无锡人陈路,而被宣扬为“中国女婿”、“无锡女婿”甚至“中国科技大学女婿”。

  张松涛在文中强调,埃里克·白兹格的获奖与该中学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不是在教育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自封为诺奖得主的‘老丈人’,满满的光荣和骄傲也确实显得有些荒诞”。

  中青报的评论同样认为,这是一种奇怪的“荣誉感”作怪:“之所以类似主动攀亲现象一再上演,表面上是因为国人心底有一个‘光宗耀祖’的‘争光’心态。争光有时争的是一种虚无的荣誉,有时这种荣誉也可转化为现实交往中扩大自身影响的绝佳筹码。”

  《京华时报》的作者李芗则从“关系学”思维看待这一现象,认为更现实的“关系”能够带来更直接的利益,而这种“攀关系”是为未来的资源储备和市场开发作准备。假如学校将来能请到诺奖得主作客,带来社会关注,与名人效应则是不可估量的。

  诺奖相关的种种怪象,归根到底仍在于国内长期无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状况。一方面,在焦虑的社会心态下,但凡和诺奖有点关系的人和事都会显得“高大上”;另一方面,所有和诺奖“沾边儿”的事物,都有了借此获取声望或实际利益的空间。

  从动机出发对学校大加批判未免有“诛心”的嫌疑。李芗表示,也许校方压根儿没有太多功利考虑,有谁能想到本校毕业生会成为诺奖获得者的夫人呢?而挂出标语也无非是为其高兴,不自觉生出些自豪感来——虽然,诺奖离我们很远,但诺奖得主的夫人离我们很近,很近。

  《环球时报》同样给出比较宽容的态度,呼吁不必对该中学的做法上纲上线。“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得了一个巨大的荣誉,对于三线城市里一所普通学校来说,感到‘沾光’是整个社会心态的一种挺朴实的折射和延续。”

  不过,把矛头对准某一地方中学也没多大意思。归根结底,诺奖的怪现象还是要从科研建设上去解决。至于如何解决,似乎也不太容易说出个一二三来——说“你行你上”好像不妥,光打嘴仗也是空谈。环球网则摆出了一贯的乐观态度:“绝大部分国家在发展中都曾有过底气不足的时候,但这种情况在未来会随着中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而慢慢减少。这点我们应当有信心。”(文/邱天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