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數碼時代紙張需求照增

2014-12-10
来源:香港商報

席拉威表示,集團未來計劃擴大紙張產能,預算涉及資金3億美元,目前正在上海或鄰近地區物色生產線

  香港商報網訊:面對數碼時代的浪潮席捲全球,立足於泰國、從事傳統辦公室用紙的Double A仍然毫無畏懼,還計劃大事擴軍,在中國內地設立生產線。為何Double A在當下講求環保的世代,還眷戀在這生存了近2000年的傳統產業?Double A高級行政副總裁席拉威(Thirawit Leetarorn)解釋:「即使互聯網迅速興起,亦不會改變金融界使用辦公室用紙的需求,在可見的將來,隨著商業活動愈趨頻繁,未來亞洲及非洲市場對紙張的需求,將迎來複式增長」。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早於東漢時期,紙張已經成為人類傳遞信息的主要媒介。踏入2000年後的科網新世代,無論處理文件、付費、閱讀帳單,甚或吸取資訊,均可轉為透過網上進行。當下人類傳統的生活模式正在起革命之際,紙張作為傳播工具的角色又會否受到威脅?席拉威說:「的而且確,隨□網上資訊愈趨普及,新聞紙以及雜誌紙的生產商將面臨很大的生存威脅,但Double A作為辦公室用紙的生產商,非但不會因為互聯網的普及而消失,反而因為商業世界對紙張的需求殷切,而獲得進一步業務壯大的機會。」

  紙張用途廣泛,除了用於一般文書公函之上,在醫療、傳播、旅遊等領域均大派用場。在商業世界,即使互聯網被廣泛應用,不少傳統文書往來被互聯網取代,但招股書、年報、法律文件以及財務報表仍需用上紙張,即使金融監管機構極力推行「無紙化」,但仍無阻紙張的廣泛使用。

  亞非市場具龐大潛力

  席拉威解釋當下商界對紙張的需求如何強勁:「全球每年辦公室用紙的需求量約為5000萬噸,當中大部分來自金融機構;至於人均使用量方面,美國的人均紙張使用量約為80公斤,日本則為9公斤,至於包括東南亞地區則更少,只有約4公斤,故此相信在可見的將來,亞洲及非洲市場將具有龐大的爆發潛力。」

  為了應用龐大的紙張需求,Double A在過去10年一直不遺餘力提升紙張的產量。據其年報顯示,金融海嘯後,即使環球金融業看似有收縮籎象,但 Double A在書寫及印刷紙張的產量仍然錄得增長。於2010年及2011年, Double A在書寫紙張的產量分別為51萬噸以及55萬噸,較2009年的45萬噸為多(詳見附表)。

  紙商省成本轉戰亞洲

  縱然席拉威相信,辦公室紙張在歐洲、美國以及日本市場擁有龐大需求,但 Double A的紙張生產線,除一家位於法國的造紙廠外,大部分生產線仍集中在亞洲。為何作出上述安排?席拉威表示,歐洲及美國不少的造紙廠已經陸續關閉,除了因為行業競爭力的問題,亦因為區內部分造紙設施已經殘舊至無法復修的階段,紙商為了成本問題,大多選擇放棄在上述地區造紙,改為轉戰亞洲地區,繼續從事造紙行業。

  至目前為止,Double A視泰國為「第一工廠」外,亦有於印尼設立生產線,並且計劃進軍中國內地。席拉威說,未來計劃擴大紙張產能,預算涉及資金3億美元,目前正在上海或鄰近地區物色生產線。

  提升品質靠賴原材料

  不過,即使在可見的將來,紙張的需求「不會愈少,只會愈多」,但要維持銷量持續增長,確保質素符合消費者的要求,才是經營之道。那麼,Double A未來又將如何確保旗下產品的質素穩定?席拉威說,要維持產品質素,就要做好兩件事:「要確保紙張保持順滑之餘,同時亦要避免旗下紙品放進打印機時,出現夾紙的問題。」

  要確保產品質素,除了在生產工具方面下工夫,席拉威說,原材料的品質控制亦要做好,方能提供高質素的紙張予消費者:「為了確保產品質素,公司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提升樹木的成長質素,期望透過控制樹木的纖維比例,提升紙品的順滑程度。」

  另一方面,Double A在過去數年逆市乘風破浪之際,為了協助年輕市場策劃者在新時代突圍而出,近日積極協助舉辦「全港大學聯校市場策劃比賽」(JUOMA),期望藉上述活動,能夠提供機會予專上學生跳出框框,發揮市場營銷核心價值,令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