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32

內地股民對港股興趣哪去了?

2014-12-23
来源:香港商報

   每有好公司來香港股市上市,內地投資者都會抱怨說,又讓他們失去了分享這些好公司成長的機會。可如今機會來了,隨著港股通的啟動,內地投資者終於可以任意買賣他們心儀的港股了。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昨日開啟的港股通卻明顯遇冷。

 
  首日比拼滬股通完勝
 
  滬港通消息出來后,市場各方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雙向選擇,港股通和滬股通哪個會更受歡迎。隨著滬港通昨日正式開通,這個謎底終於揭曉:外資通過滬股通凈買入A股的資金,遠超內資通過港股通買入港股金額。截至港股收盤,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還剩87.32億,只用了16.8%,而滬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則早在13:59,僅僅用了3個小時就已耗盡。照此推算,凈買入A股資金是凈買港股的7.35倍。隨著港股通和滬股通比拼結果的出爐,兩地市場的走勢也出現明顯的變化。滬指雖然和港股一樣都是高開低走,但收盤的結果卻有不小的差別。上證綜指收盤僅微跌0.19%,而港股恒生指數收盤大跌1.21%,頗具代表意義的香港交易所更大跌4.4%,領跌藍籌。而內地創業板市場大漲2%。
 
  昨日上海股市的上汽等滬股通標的股開盤就受到追捧,以漲停開出,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股集體上漲。雖然盤中反覆回落,但上汽等滬股通標的股仍有不少有良好表現。而港股方面,港交所表現最弱,領跌藍籌,讓內地投資者望而卻步。
 
  內地股民短線思維占上風
 
  對於滬股通大熱而港股通遇冷,市場各方給出了許多的解釋:港股和A股交易規則差異,A股交易是T+1制度,當天買入第二個交易日才能賣出。港股采用T+0制度,當天可隨時買賣。而昨日A股上證指數和港股恒生指數都是高開低走,不排除港股投資者買入后拋出可能,而上證指數相對更強;港股通投資門檻之一是50萬元人民幣,滬股通沒資金限制;內地和海外融資成本不同,海外融資成本更低;參與者結構不同,據此前券商分析,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以個人投資者和私募為主,投資A股的目前則是對沖基金所持資金更多。
 
  另外,投資者普遍擔憂匯率風險。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以港幣報價成交,而實際支付或收取人民幣。因此,需將成交貨幣按貨幣匯率換算為人民幣。有人計算,投資者花費50萬元買入港股標的,以0.8145換匯價計算,港股資產變為61.38萬港元,一旦投資者執行賣出,換回人民幣后,原始金額縮減為47.09萬元,也就是說,即使所買港股通標的沒有漲跌,由於匯率原因,一買一賣就已經虧損2.9萬元,虧損幅度為5.82%。
 
  但筆者認為,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幾個原因值得關注。
 
  一是內地股民對港股不如外資對內地股票那樣熟悉。內地B股市場早就對境外資金開放了,港資乃至境外資金早就通過炒作內地的B股,對內地股市有一定的了解。而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通過港股通炒作港股這還是第一次,他們需要時間來熟悉和了解。
 
  二是內地股民比較熟悉的公司股票隨著這幾年香港市場一直走牛,已經居於明顯的高位,大部分AH股已炒作多時,差價已略為收窄。而內地投資者更習慣作短線,港股通首日遇冷與此有很大的關系。
 
  三是最近這7年,內地股市長時間處在熊市,至今還在2500點附近徘徊,距離2007年10月16日的高點6124點還有折價。而香港市場最近幾年跟隨美日股市反覆走牛連續創出歷史新高。這也是滬股通大熱而港股通遇冷的重要原因。
 
  四是投資A股的目前多是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所作的是戰略性投資,不在乎短時的漲跌,不怕暫時被套,甚至敢於主動買套,所以涌入比較堅決。而投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以個人投資者和私募為主,在短線機會不明顯的情況下,投資港股自然會非常謹慎。事實上,昨日買入內地股票的外資應該是系數被套了。
 
  所以,基於這些因素,筆者認為,港股通扭轉昨日遇到的尷尬局面尚需時日。
 
  王長久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