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廉政學者:反腐既要打貪官也要打庸官

2015-01-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閉幕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釋放出一系列關於未來反腐動向的信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如何理解當前的反腐形勢?未來的反腐工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

  中國青年報:去年之前,一些人懷疑反腐將是“一陣風”。但隨著2014年反腐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大家才看到,強力反腐其實是一種“新常態”。如何理解反腐的“新常態”?

  毛昭暉:反腐有兩個方面:一是懲治,二是預防。就懲治而言,我們的反腐的確已經進入“新常態”。這表現在:第一,查辦貪官上不封頂,查辦力度呈“倒金字塔”結構——貪官職級越高、查辦力度越大;第二,以系統查辦的方式,徹底清除腐敗窩案;第三,一經查實,處置果斷。昨天還坐在主席台上的官員,今天就有可能被“雙規”;今天被提拔了,並不等於明天就不查你。反腐的威懾力大增。

  中國青年報:您如何評價2014年的反腐工作?

  毛昭暉:2014年的反腐,總體上是以查辦腐敗案件和“反四風”為“牛鼻子”,不斷變換反腐敗工作的重點和領域,使得反腐量能滾雪球式地增大,進而實現反腐敗的全覆蓋。比如,通過“裸官”清理,嚴格要求為官的政治倫理,使得為官標准更加完備,防范國外勢力通過“裸官”家屬渠道攫取國家利益;通過“獵狐行動”等國際追逃行動,開辟反腐敗的國際戰場,打擊外逃貪官,屏蔽貪官的外逃路徑。

  中國青年報:近年來反腐成績有目共睹。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均強調,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如何理解?

  毛昭暉:近年來反腐工作取得突破的原因在於,黨中央的政治決心、反腐謀略,以及體制內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但實事求是地說,到目前為止,對腐敗增量的遏制僅僅是初見成效,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遏制與預防腐敗的制度體系尚不完善,“一把手”缺乏監督、腐敗機會未能消除等問題依然存在。若不能從上至下保持反腐敗的政治決心和查辦力度,腐敗反彈的風險時刻存在。

  中國青年報:這是否要求我們的反腐要從治標向治本過渡?

  毛昭暉:權力反腐以治標為主,法治反腐以治本為主。二者之間的關系並非是簡單的誰取代誰的關系,而是相互遞進、螺旋式上升的共生關系。如果把反腐比喻為打牌,目前,我們許多權力反腐的大牌已經打出去了,目的是消滅腐敗的增量。下一步,應該推進反腐法治化,用法治反腐來解決權力反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中國青年報:但在一些人眼中,法治反腐的效果不如權力反腐那樣“顯著”。

  毛昭暉:有研究表明,反腐法治化程度(橫軸)與反腐敗效果(縱軸)的二維關系,是一個U型曲線——隨著反腐法治化步伐加快,短時間內反腐效果可能出現下滑,但當反腐法治化達到一定程度後,反腐敗制度全面發揮作用,反腐工作成效將出現拐點。所以說,我們應理性看待反腐效果的短期弱化,堅定法治反腐的信心,不要因短時間內出現效果下滑,而顧慮甚至否定法治化反腐的長期有效性。

  中國青年報:當下,有些公務員抱有一種消極心態,認為不做事就不會出事。對此您怎么看?

  毛昭暉:作風建設是反腐工作的一個核心。對於消極怠工、效能低下的問題,僅靠現在的作風建設無法解決。所以,反腐應該有區分度:既要打擊貪官,也要打擊庸官。深化作風建設的重要路徑,應當是強化效能建設,建立對官員履職的科學考評體系和政府機關的效能保障體系。作風建設不僅僅是遏制大吃大喝、公款消費,關鍵在於提升政府效能,破解慵懶散等問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