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中澳鐵礦巨虧難填 中信股份提百億減值撥備

2015-01-2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對中信股份(00267,HK)來說,縱使胃口再大,但其9年前拿下的中澳鐵礦至今仍如鯁在喉。

  1月20日,中信股份公告稱,受過去數月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可能會對中澳鐵礦作出14億~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億~110億元)的減值撥備。《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截至1月21日,普氏62%鐵礦指數已跌至66美元/噸,1年前該指數為123美元/噸,跌幅高達46%。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中信股份當年收購中澳鐵礦的成本較高,令每噸鐵礦石成本價高達120~130美元,加上項目投產期錯失最佳時機,故為項目撥備是意料中的事。

  有分析人士表示,與澳洲當地生產商30~40美元/噸的開發成本相比,中澳鐵礦毫無競爭力,隨鐵礦石價格暴跌,項目最終關閉的風險較大。

  中澳鐵礦項目再虧/

  2006年,中信股份前身中信泰富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採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Iron的全部股權。

  這是澳洲最大的磁鐵礦專案,也是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儘管一直被視為重點專案,但中澳鐵礦已讓中信股份連續數年失望。

  中信泰富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畫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1年前的資料顯示,公司鐵礦開採業務由2012年虧損7.81億港元,擴大至2013年的16.81億港元。

  2014年初,中信股份主席常振明就已不諱言,隨著該項目開始營運並出口精礦粉,利息支出無法再資本化,未來兩年集團將面臨很大撥備壓力。

  2015年1月20日,中信股份宣佈,受到過去數月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可能會對中澳鐵礦作出14億~18億美元的減值撥備。公告顯示,中澳鐵礦專案的第三至第六條生產線的建設正按計劃進行。其中,第三、四條線的調試預計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第五、六條線的調試會在明年。預計到2016年底,整個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

  按照中信股份的計畫,中澳鐵礦專案實現全部產能後,每年可產2400萬噸精礦粉,其中900萬~1000萬噸供給中信泰富特鋼,其他則在市場上出售。

  不過,金銀島市場分析師弭澎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際市場礦價不斷下探,因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中澳鐵礦的批量達產不見得是好事。來自西本新幹線的監測資料顯示,截至1月21日,普氏62%鐵礦指數已跌至66美元/噸,而在一年前,該指數尚在123美元/噸,跌幅高達46%。

  交銀國際分析師李浩認為,目前鐵礦石價格跌至70美元/噸,有可能再跌至60美元水準,再大跌的空間有限,故相信中信此次為鐵礦石專案已作出足夠撥備。

  資金開支尚未見底/

  一位曾到澳大利亞調研的分析師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澳洲當地生產商成本在30~40美元/噸,中信的開發成本毫無競爭力。此前,中信方面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鐵礦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80美元/噸。

  國內分析人士認為,中澳鐵礦無論是部分投產還是全部投產,其成本都無法與目前四大礦山 (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FMG)相比拼。弭澎琦則表示,自2009年以來,諸多案例證明,“走出去”不是一條平坦之路,如何“出海尋礦”並最終獲益一直是個大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1月20日中信股份還發佈公告稱,泰國正大集團聯合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斥資約800億港元認購中信股份20%股權,並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新融資亦將用作公司業務發展。

  對此,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稱,外部資本進入中信股份,這對急需 “輸血”的中澳鐵礦或許是一個好消息。

  事實上,投資機構對未來兩年鐵礦石價格預測並不樂觀。花旗將2015年鐵礦石預估價格從每噸65美元下調至58美元。瑞銀則預計今年鐵礦石均價為每噸66美元。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中澳鐵礦項目已投產的兩條生產線所獲得的資金,根本無法支撐後面四條生產線的投資,因此,中信股份需要不斷增加投資。

  一位熟悉國內外鐵礦開採的專家透露,按照目前中澳鐵礦專案建設情況,至少還要追加投資20億~30億美元。不過,弭澎琦表示,即便有資金持續支持,中澳鐵礦盈利前景仍不容樂觀。

  “如果把中澳鐵礦比作一盤棋,您將怎樣形容它的未來?”曾有記者這樣問原國家圍棋隊隊員、七段高手常振明。常振明笑答,“用圍棋術語來說,未來我們仍將苦戰。”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