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以改革和創新培育中國經濟新動力

2015-01-28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唯有創新 方得始終

  ——以改革和創新培育中國經濟新動力

  本刊記者 張立

  如果把每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過程分為多個階段,那么,在不同階段裏,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會很多,但總可以找到一個主要動因,如大量廉價勞動力、FDI、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科技進步等眾多因素其中之一。當今全球商業管理界公認的“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把國家之間競爭所推動的經濟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富裕驅動。前三個階段都是經濟處於成長階段,而富裕驅動階段則意味著國家已經走到經濟衰退階段。

  按照他的觀點,英國在19世紀前半葉已經跨入創新驅動階段,美國、德國、瑞典則在20世紀初進入創新驅動階段,日本、意大利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進入了創新驅動階段,韓國則在21世紀初進入創新驅動階段。一國處於創新驅動階段的主要特征如下:依賴生產要素而形成競爭優勢的企業越來越少;很多企業克服了生產成本或彙率變化的沖擊;大規模海外投資潮的出現;產業集群向縱向深化或橫向跨行業發展;政府無為而治等。

  30多年來,中國GDP總值已躍居世界第二,而這期間的發展都依賴於資源的支持,這裏對資源的定義屬於廣義范疇,包括原料、土地和勞動力等。尤其是中國的制造業,中國作為制造大國,以往依靠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土地資源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以一種粗放型的方式進行產業發展。而今,中國希望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升級,低成本優勢已逐漸喪失,今後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幾乎已成為全社會共識,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比較官方的提法是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幾乎也成為從政界到學術界以及經濟領域的日常用語。

  2014年,從深改組會議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創新驅動戰略一直貫穿始終,以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等方面的改革正在展開。雖然科技體制改革不會馬上帶來促進增長的成效,但效果會在更長遠的未來釋放出來。2015年,科技領域的改革還會加速,可能會有進一步的促進創新驅動的政策出台。

  讓經濟增長有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正在發生階段性變化,這種變化從表征上來看,似乎是經濟增速在減緩,但本質上是經濟結構重構和發展動力重塑的過程。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理事王一鳴指出,中國經濟新的力量正在形成,目前正處在舊的力量和新的力量交替更迭的階段。隨著產業規模擴張的空間逐步縮小,向中高端水平發展已勢在必行。未來經濟發展要從過去以“鋪攤子”為主轉向“上台階”為主,“產業升級”要上台階,“創新”也要上台階。 當前,以信息網絡、新能源、生物、納米等技術群體性突破和廣泛應用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一是信息技術現在進入新一波的創新浪潮,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湧現,推動信息產業升級換代。二是新能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新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費的比重已達14%左右。三是生物技術進入產業化階段,尤其是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四是新材料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最重要的是機器人技術的突破。目前智能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平均為每台10萬-15萬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下降50%,並廣泛應用於工業制造、康複醫療、國防軍工等領域,現在國際上最前沿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具有邏輯思辨力的智能機器人,未來機器人產業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王一鳴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曆史性交彙,對中國加快推進創新上台階,以創新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提出了以下新要求:

  推進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要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鼓勵科技要素向企業流動,引導資金、人才和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加強研發平台建設,特別是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

  把培育新興產業與科技創新結合起來。如果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做成加工組裝模式,搞產能擴張,這就沒有意義。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要與研發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要掌握核心技術。

  強化創新驅動的教育和人才基礎。加快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向企業技術轉移機制,積極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強化創新驅動的教育和人才基礎。

  構建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加快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市場化改革,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力度。

  推動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電動汽車等新興領域組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取得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建立有利於創新潛能充分發揮的體制環境,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使全社會創新潛能充分迸發出來。

  創新驅動的三大困境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主要依靠引進國外現代科技成果或先進設備來提升國家生產力的科技水平。這種情況在進入新世紀後,特別是進入“十二五”規劃時期後,已經有了根本的改變。一方面,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科技,中國與國外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已經迅速縮小;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中國自身的科技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積累,自身逐步具備了在科技創新活動投入人財物資源的能力。

  目前,全國每年投入研究開發的經費已經超過萬億,所擁有的科技人員數量在全球各國中也已經名列前茅,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形態正從要素與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但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在中國實行創新驅動的過程中還存在種種問題。

  中國研究機構去年底發布《國家創新藍皮書:中國創新發展報告(2014)》指出,創新成果支撐不力、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高端創新人才缺乏是制約中國創新的三大困境,為此,中國應加強科技前沿和基礎研究,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開展開放與協同創新。

  該藍皮書提出,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困境之一是創新能力和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仍顯不足,一些主導產業對生產要素驅動的路徑依賴嚴重,艱難地探索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戰略轉型路徑,在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過程中還缺乏重大突破性科技創新成果。

  藍皮書指出,企業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的路徑規劃還不清晰、受重視程度尚不足,目前中國企業創新能力亟待提升。除部分創新型企業之外,中國其他企業創新投入的資源基礎薄弱,包容創新失敗的空間有限,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的信心不足。

  其三,雖然中國的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產出效率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高端的創新型人才仍非常稀缺。2012年,中國勞動人口平均GDP(總GDP除以總的就業人口)為15868美元/每人,居世界第57位,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中國勞動力效率排在第34名,高等教育的質量僅排在第70名。

  據分析,要破解中國當前遇到的創新困境,關鍵在於加強科技前沿和基礎研究,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開展開放與協同創新。其中,自主引領、開放協同應是國家創新戰略的核心,必須打破創新資源封閉割裂發展的困局,鼓勵國家創新系統中的不同主體間協同,提高創新資源的集成綜合利用效率,加快實現國家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重點領域的突破。

  把體制創新作為切入口

  除上述三個困境,目前在中國的科技創新活動中還存在著的一些其它問題。例如,科技活動與經濟發展存在“兩張皮”,大學與科研單位行政化嚴重,企業創新動力不足以及科技活動中存在大量造假腐敗等現象還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不能解決的根源就在於創新活動的體制機制還存在較嚴重的不合理、不完善問題。因此,對創新的體制機制的改革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迫切。

  面對內需不足、資源瓶頸、能耗過大等經濟轉型的困難,我們看到更多的口號是創新驅動,而創新的主導又是政府,各地方政府都在設計創新規劃、創新考核目標。而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

  因此,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首先,建立起嶄新的企業制度,並以科技創新、產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等方面為落腳點,應用前沿的實踐創新方法與工具,逐步實現轉型升級。要形成好的體制機制,企業經營者的創新意識對推動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企業創新乏力,這是當前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國企占據優勢地位,沒有非創新不可的緊迫感,而民營企業又確實缺乏創新的條件。要想鼓勵創新,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需要跨過體制阻礙。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指出:現在很多的資源集中在國企和央企的身上,這也是中國目前的產業結構所決定的,而在一個壟斷的結構當中,由政府的財力扶持,它的創新更多會出現形式主義,這個成果的競爭力也不一定強,現在關鍵的問題首先還是要把創新引入到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讓競爭倒逼我們的企業創新,像歐洲很多的企業因為結構規模比較小,中小企業為了生存,完全是以客戶導向去跟進市場,去發現每一個客戶的需求,甚至每一個客戶自身的這種需求也帶來了新的工作崗位。美國是通過金融創新來做一些原創的東西,原創的東西風險很高,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12%、20%,但是金融創新服務到位的話,可以分散風險。不管怎么樣的創新,國家都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引導人才,扶持中小企業加入到創新的大軍當中來,這是未來政府應該花大力氣做的事情。

  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是“推動創新創造價值”,李克強總理,將創新的定義從技術創新擴展到機制創新,明確表示中國過去改革曆程就是一場宏大創新,未來發展的巨大潛能仍蘊藏在制度變革之中。如果將改革定義為創新一種,那么技術創新更多是微觀層面,而改革就是政府層面的創新——而這種創新,在李克強講話中,最關鍵的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指出:“結構升級是一個結果,它的推動力是制度創新,而改革是中國目前最根本的制度創新。”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