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2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幽徑悠遊

2015-01-29
来源:香港商報

  道風山建築群之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香港不僅有快節奏、喧囂的中環、銅鑼灣及油尖旺地區,亦有許多寧靜的「世外桃源」,沙田區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簡稱道風山)讓市民處於幽靜、清新的環境外,在萬綠叢林之中矗立中西合璧的宗教建築群,有類似佛教寶塔式的聖殿、藝術中式屋脊上有著蓮花十字架裝飾,遊廊和園林,城牆拱門橫匾「道風大千」之境界,或許成為道風山入圍「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百項建築之一,亦成為道風山建成85周年的賀禮。

  羊腸小徑「秘道」上山

  在香港長大的大部分市民對道風山的名字並不陌生,但真正到過的市民不多,原因很簡單,該處雖設有單程路,但沒有公共交通,在到過的人士當中,大多是掃墓者,因為道風山附設有昇天屋基督教墓場,每當清明節、重陽節,運輸署會特別安排尅小巴;道風山服務處亦會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服務,方便市民拜山,通往山上的一條「羊腸小道」多數人不知行,更由於此處是靜心、靜靈之地,道風山亦不希望有太多遊客,故多年來道風山,似遠在天邊的「仙境」。

  丹麥著名建築師設計

  於1930年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主導興建、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設計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它糅合中西文化而建造的基督教建築群,建築包括教堂、圖書館及藝術軒。

  建築署高級屋宇保養測量師(文物保育)林社鈴表示,在本港,中西合璧基督教建築不在少數,道風山建築有獨到之處。首先是坐落於新界沙田僻靜山中,宗教對話、靜修及研究的場所,建築以類似佛教寶塔式的聖殿為主體,建築布局是數座建築通過遊廊連接,組成一個建築群體,有著漏窗庭院凸顯中國園林特色,冠名中「道」字,令人聯想中國的宗教道教。

  聖殿蓮花十字架成標誌

  林社鈴以道風山與聖保祿教堂建築比較時表示,港島銅鑼道聖保祿修院的聖保祿教堂,它地處銅鑼灣鬧市區,羅馬式的單幢建築融入一些中式元素,但建築主體圓形立柱,凸顯宏雄壯觀,寬闊的大殿是為信眾提供祈禱之場所。該教堂與聖保祿修院其他建築互不相連,這些與道風山佛教寶塔式的聖殿、遊廊連接各個建築有明顯不同,而功能上更多是隱修、獨修場所。林社鈴帶領記者邊走邊介紹道風山建築風格,雖然聖殿仍在維修中,但透過棚架看到八角形屋頂,藍瓦紅樑,簷角飛翹,攢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簷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繞過聖殿下方石牆邊為靜室,名「蓮花洞」,鐵棚緊閉,據稱內懸長明燈,十字架下安放蓮花座,仿如佛堂靜室。

  由中式門洞往庭院內望去,松樹、山石下噴出的水霧,其景如同蘇州園林,踏進庭院右側藝術軒屋脊正中立有基督教象徵的蓮花十字架,兩邊簷角又以中式鱷魚造型。再通過一道中式門洞往製作和售賣基督教工藝品及書籍的藝術軒,軒內屋頂更是中式設計,凸顯四平八穩。藝術軒與對面屋宇以遊廊相連,中間空地是草地、綠樹及休息長椅。

  窄門有國父題字「博愛」

  由遊廊外出沒沿小徑經過一條窄路,看到前方有一扇窄門及矮牆,在窄門上方有題字「生命門」,通過窄門入內後,回頭望窄門另一側即見由中國國父孫文題的「博愛」門,窄門旁有「感恩亭」,上鑲六幅彩瓷,是聖經上的六個著名故事,人物造型中國化,穿著中國傳統服飾漢服。前面便是「大十字架」,昔日面向沙田海(現時沙田市中心),上刻「成了」。旁邊有大石鐫刻「活在主內」。十字架下還有「望夫石塑像」,沿原路返回至大會議廳與道風山城牆出口「道風大千」,離開城牆拱門回頭望去城牆拱門上刻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大字,耐人尋味。

  10人以上參觀須預約

  道風山服務處總經理王世傑表示,今年正值道風山85周年,當年建道風山時,曾用13個印度金幣購買沙田這幅山地,冠名「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道風山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後,2000年對主要建築進行一次大維修,自2010年向政府申請資助經費維修,其中,同年維修雲水堂及會議廳,2012年維修Side Chapel,今年1月維修聖殿,預計3個月完工。由於民間機構向政府申請資助經費,便要兼顧讓市民享受道風山環境,公司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為市民提供有限服務,來道風山參觀,10人以上須與公司預約方可,而一些活動不宜在此進行,公司不支持將鄰近綠化地帶改變設立私營骨灰盦龕(「淨土園」)。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道風山路33號

  辦公時間 早上8時45分至下午5時15分 (星期一至五)

  電話 (852) 2694 6868

  前往途徑 乘車-港鐵大圍站或沙田站A2出口,轉乘的士到道風山,車程約十分鐘。

  步行 由沙田鄉事委員會旁小徑直上道風山,步程約一小時。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