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國農民走上不歸路 大量農村消失

2015-01-29
来源:環球網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估計,中國2014年的城鎮人口約7.58億人,占總人口的54%。到了2050年,城鎮人口將達10.5億人,占人口的76%,漲幅驚人。未來30年,為農民在經濟轉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尋求出路,中國政府推出了“新農村”概念。新農村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構想。像西方先進國過去那樣,城市的工商業現代化,將帶動農業現代化,并以城市經濟盈余支持農業。這個格局徹底改變了改革開放前,把城市大部分非工業人口視為“非生產性”消費者,為此而克制城市發展擴充的舊理念。

  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以每年約一個百分點增長,從1980年的19%,增到2014年的54%。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農民流進城市務工或經營中小型生意,約占農民總數的30%。農民大量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業領域,既能提高留守農民的個人收入,又協助城區經濟轉型過程建設,和加強城區內需作用。農民參與的城鎮化,是通過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的城鎮化。

  當前中國農民流向城市已是一條單向不歸路。以貴州流動人口特征為例:截至2013年3月,貴州流動人口累計858萬人,其中超過70%屬跨省外流,這其中97%流進浙江、廣東和福建三省。同樣的,貴州本省籍跨縣流動人口,也集中在貴陽和遵義兩個最大城市,流動人口還有“家庭式”和持續性增長趨勢。

  中國的三農問題,是它的農村人口高密度的小農經濟特性。即使到了2050年,以聯合國預測中國農民占總人口24%,和中國政府為保證糧食安全而設定的18億畝良田紅線估算,人均面積將是2.57畝(0.17公頃)。到時農民仍有3.4億人,農業人口密度依然很高。1967年,孟德拉斯(Mendras)在《小農的終結》一書中,談的就是當時法國“傳統小農”在二戰后經濟轉型中消失。這些小農處在經濟高速增長、工業化迅速推進的時刻,不是紛紛變賣小片土地,或用自己土地加入規模大的農業合作社成為股東,或成為新式機械化農人, 或是奔向城市,身份轉變成城市人口。

  2006年是中國城鄉關系蛻變的分水嶺,這一年標志由農村支援城市轉向城市支援農村。隨著城市經濟較高效發展,中國農民嘗到城市支援的多項優惠政策,包括取消農業稅,提供種糧和購置農具補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規范農資市場,加強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扶貧和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和交通得到改善后,可預見的是全國村莊,將從現有的320多萬個逐漸減少,但個別村莊規模卻會擴大。

  在目前階段,對于入城農民,關鍵是如何協助他們的再社會化,以適應城居文化,經濟領域異象,提高就業能力,并逐步解決戶口制、福利和孩子教育等問題,最后達到農民市民化和城市現代化統一的目標。中國未來的小農,將會從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集中化中,尋求機會和突破其傳統貧困的瓶頸;遠景應是人口密度較低,民居環境清潔、節能、美觀、產品多元化、擁有生活質量,能實現可持續經濟和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的新農村。新農民又將是擁有發達資訊,相對先進的環保生產概念、企業精神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為提高土地利用規模和效率,新農村政策允許農地轉讓、租賃、拍賣等方式經營和投資。至于如何達致較公平正義的社會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如何避免將來出現農業產權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問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