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呼之欲出 資本市場靜待狂歡

2015-02-28
来源:腾讯财经

  據央視報道,來自國資委的消息,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已經上報中央,有望在兩會後出台,最終有望以“1+N”的形式出台,即“1個指導意見+多個配套方案”。屆時包括放開混改門檻、重啟員工持股等方案將一一試行。市場預計將撬動24萬億市值。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廣為社會關注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漸漸浮出水面,而地方先行、紛紛出台國企改革方案的局面終將打破。

  三類並兩類 員工持股在競爭性領域先行先試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眼下各方在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的多個關鍵問題上已達成共識,比如在國有經濟或國有資本的分類方面,分為公益類和商業類兩大類;同時,在監管體系上,共識是出資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管資本上,人和事的管理工作盡量下放。

  此前,曾有消息稱,由國資委制定的央企功能界定分類方案中,把央企分為公益保障類、特定功能類、商業競爭類三種類型:公益類例如中儲棉、中儲糧等;特定功能類央企包括石油石化、電力、通訊等領域的18家央企以及11家軍工企業;而商業競爭類共有77家。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國企分類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礎,一定會先行出台;國企分類的問題還牽涉到考核問題,按照不同的類型制定不同的考核標准,資源與分配就會進行重新調整;此外,分類還會決定哪些企業會被合並等,預計2015年將會是國企大整合、大重組的一年,涉及的股權變動會非常大。”

  在員工持股方面,國務院國資委已審議《關於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可望近期推出。這意味著在停擺11年後,員工持股有望重啟。不過據了解,員工持股將選擇部分央企試點後推開,有可能會選擇原來部分試點企業或其他一些競爭領域的企業進行試點。

  《中國證券報》援引一位知情人士消息稱,“員工持股是收入分配的一個重要形式,比較敏感,不會貿然推開,原則上是先試點後推開”,在人力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適宜引入員工持股,壟斷性、政策性領域的企業不宜引入員工持股。且不能搞全員持股和平均持股,也要防止利益輸送。

  地方走在中央前面 資本市場國企改革受追捧

  盡管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還未出台,但地方國企改革已經先行先試,目前超過25個省區市出台了本地的改革方案,逐步形成了國企改革大潮中的本地特色。而且資產騰挪成地方特點。

  據上證報道,已操刀多個國資混改及證券化項目的知名投行人士劉曉丹表示:“與2006年至2007年國企整體上市不同的是,這一波國企改革伴隨的資產證券化會有比較大的資產騰挪空間,並且伴隨著產業升級轉型。有魄力的地方國資委,會把旗下上市公司殼資源和未上市資產放在一起拼接,而不僅限於把一個集團內部的資產裝入其自身上市平台。”

  作為地方國資重鎮、上市平台眾多的上海、廣東,國資資產證券化的力度和進度均在領先行列,國資上市平台動作頻頻。十二五期間,上海、廣東提出國資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分別為40%、60%。

  如近期的廣州友誼的重組被視為國企改革的“小試牛刀”,其財富效應足以震撼資本市場。去年12月,廣州友誼披露擬定增募資百億收購越秀金控並對其增資的方案,這是廣州國企改革的一個范例。“廣州友誼的百貨零售業務在電商的沖擊下日子已很難過,估值缺乏想象力,所以廣州國資委就把境內的金控資產打包騰挪到上市公司裏。”

  而廣州友誼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通過非公開發行、並購重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還有整體上市形式,如江淮集團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實現整體上市;和借殼上市形式,如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現代設計集團借殼棱光實業等。

  國泰君安認為,“2015年國企改革提速,將成為資本市場重大風口,同時將提升A股國企上市平台估值水平,央企大象也將起舞。”國企改革加速將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而地方財稅體系重構,將促使地方政府以更大熱情投入到國企改革中。

  數據顯示,國企改革指數自2014年4月1日創立以來,已經累計上漲了42.49%。而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大學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總計高達1010家,占到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按照2月10日兩市收盤價格計算,上述1010家“國資系”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高達24.31萬億元,占到了滬深兩市目前總市值的一半以上。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