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中國34年房價變遷史:平均房價翻15倍

2015-03-0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從2014年5月起,中國房價已經連跌9個月,不出意外的話,這輪下跌仍將持續。鑒於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大轉折之際,第一財經《財商》不妨來盤點一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房價變遷。

  1987~2014年房價變遷

  從官方統計的資料來看,1987年才有全國性的房價統計。

  198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697萬平方米,總量上似乎也不少,可相對于龐大的國民總數,實在太少,只能滿足幾十萬人的居住需求。當年的全國平均房價是多少?408元/平方米。看起來不高,但相對于當時的居民收入,也屬於不可承受之重。

  一直到1992年,房價維持在單價千元以下,但每年的漲幅可觀。

  1998年,在新中國短暫的房地產歷史上是一個分水嶺。在連續兩年的北戴河會議醞釀之後,當年7月3日,國務院頒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核心內容就是從當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貨幣化。繼而從1999年開始,中央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

  也就是在1998年,房價的單價躍上2000元。現在回過頭來看,房地產市場化之後,房價應該大漲啊。但實際上沒有,1998~2000年,房價維持不動甚至略有下跌。想來有很多人會懊悔為啥沒有在那幾年緊跟政策的腳步呢?當然,房價的3年原地踏步應該和當時遭遇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有關係。

  從今天回頭看,房價在2001~2003年還是給足了很多人機會,小幅上漲。不過也就是在當時,市場上出現了房價泡沫的聲音,現在想想,大有在股市2000點時就喊泡沫的意味。

  而從2004年開始,房價開始如脫韁之野馬,再也不給希望下跌者以機會了。全國平均房價的單價一路躍過3000、4000、5000元、6000元關口,直到2014年才稍有停息。

  1998年之前的房價

  1998年7月之前,雖然已有商品房,但鑒於絕大部分住宅仍是福利分配,其價格很難反映真實的市場供需,也就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

  鑒於1998年在房地產市場上的特殊性,且官方從1987年才有全國性的房價資料可查,筆者在新著《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變遷大推演》中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房價資料。

  曾經網路上熱傳1980年左右的《人民日報》評論“一個普通市民要不吃不喝工作6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商品房”,確實如此,1979年~1981年,全國60個城市推行全價售房,但結果很不理想。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資約60元,豬肉約1元/斤,房價之高可以想像。

  買不起,那給補貼呢?1982年~1985年,160個城市及360個縣試點補貼售房,但當時住房改革的思路以租金改革為主要思路,所以之後也不了了之。

  有準確房價資料記載的是在1981年,當年浙江溫州里安商品房熱賣,68.85元/平方米,每套2600元。這個價格看起來還比較親民,但算起來也要一個月才能買一平方米,而且這還是在小縣城。

  接下來數年,沒見到房價資料的記載。到了1988年7月,中國第一個土地拍賣、按揭貸款,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商品房社區東曉花園在深圳竣工,售價是1600元/平方米。

  再後來,1989年2月15日,北京首次公開出售建在黃金地段的商品房350套,每平方米最高2000元,但只被預訂了250套。沒辦法,還是太貴了。

  上世紀90年代初,海南大開發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上海市中心房價漲到6000元/平方米,但隨著1993年第一次房地產調控,海南、北海等地房地產泡沫破裂。

  泡沫破裂效應蔓延至全國,1994年上海市中心房價降到3000元/平方米,市場一片蕭條。

  接下來數年,同樣沒見到房價資料的記載,直到1998年住房改革。當年,廣州市實行房改政策,東湖新村部分屬於單位福利分房的住戶可以800元~1000元/平方米買回房子,部分則以2800元/平方米的價格出售給部分租賃的住戶或拆遷戶。

  官方的資料是怎麼樣的呢?國家統計局2013年公佈的《1987年以來的國內商品房平均價格及上漲情況概覽》顯示,1987年全國商品房平均單價408元/平方米,到1992年之前基本維持在每年上漲100元上下的節奏。

  到了1993年,房價漲幅加速,海南大開發中的房地產熱潮對此應該功不可沒。而在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1994年的房價回歸先前的正常漲幅。

  隨著全國推廣住房公積金制度,以及1995年工商銀行推出第一個商品房貸款,從1995年開始,全國平均房價以每年約200元/平方米的漲幅向上,直至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