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4S店遭棄 中國汽車後市場投資青睞互聯網

2015-03-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4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6億輛。預計十年內,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5億輛。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資料,中國狹義汽車後市場的規模已超過7000億元,5年內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不出10年將超美國。

  面對巨大的市場前景,各路資本已經殺入汽車後市場淘金。

  然而,現階段中國汽車售後維修的最大主體——汽車經銷商普遍被這輪投資熱潮忽視。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調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甚至連已經初具規模的大型連鎖快修店也不是主要的資本流入主體。受寵的只有那些對汽車後市場並不是特別熟悉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一位元接受記者採訪的後市場職業經理人表示,出現這種現狀,“真的不是這些移動互聯網公司做得有多好,而是傳統公司做得有多麼不夠。”

  受“歧視”的4S店

  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汽車後市場上,靠資本補貼集中來的流量已經價值不大,汽車後市場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是提供的服務專業度和創造的消費者滿意度。

  根據本報記者調查,眾多後市場資本沒有流入4S店經銷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於資本形式,目前流入汽車後市場的資本多為天使和風險基金,並不適合現階段的4S店;第二是經銷商的生存現狀不被看好,近五年來,中國汽車經銷商投資過快,負債率大,金融成本巨大,2014年中國超過六成的經銷商在虧損,95%的三年內新建4S店在虧損;第三是4S店對售後服務考核過度,由於新車銷售的低利潤、零利潤甚至負利潤,經銷商都把4S店的主要利潤放到了售後市場,再加上部分售後人員的不正當操守,造成了現階段車主的不信任。

  此前,央視曾曝光了中國汽車4S店的三項潛規則——加價、加裝和壟斷,其中後面兩項都是關於售後市場的潛規則。絕大部分的4S店都會對暢銷車型進行加裝,如更換大燈、更換輪轂、玻璃貼膜等;而在壟斷方面主要體現在,貸款必須在店內上牌,購買指定保險等。

  但隨著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的持續惡化,經銷商對售後的考核力度進一步加大,新的關於汽車售後的潛規則也被相繼曝光。如,事故車越修越傷、熟人更易“被宰”、維修清單與實際維修專案不符、誇大毛病增加維修項目、配件只換不修等現象。一位從北京某經銷商集團退出、進入後市場投資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親眼見證了一起某豪華品牌4S店的維修工人將原本只有“180元的活兒”幹成了“2700元的活兒”。

  上述人士同樣指出,國家在制定產業政策時應該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到首位,“在過去的十年時間內,國家通過《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保證了市場上所售車輛的品質,杜絕了走私車、假車的出現,而在售後市場逐漸做大的今天,國家在削弱汽車企業話語權的同時,也應當加大對售後市場的監督。”

  要改變這種現狀,上述人士指出,經銷商必須要進行一輪自殺式的變革,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互聯網創業門檻低?

  一位在中國汽車後市場工作近二十年的職業經理人在參加完杭州“互聯網2.0撬動汽車後市場峰會”之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天上去路演的10家創業公司的工作,“做不到我們的萬分之一,但資本市場對它們異常青睞”。

  根據他的描述,這10家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年齡都在30歲左右,給出的方案也“上搞不明白如何連通庫存,下掌握不了終端,只是簡單地認為依靠資本就想將終端拱起來”。但就是這些不懂行業的互聯網人,稍微做了那麼一兩下就倒騰出了巨大動靜,他表示既可笑又無奈。“傳統產業的這幫人太循規蹈矩,沒有把當代最新的科技融合到工作中,我們後市場應該知恥而後勇,我們手頭上有那麼多資源可以串聯起來,現在我們沒有做好,反而讓互聯網的這些新興的力量一進來,馬上就可以抓取?”

  2015年1月16日,本報記者在北京中關村創業街參加了一個關於汽車後市場創業者的APP產品發佈會,該公司的六位元創始合夥人就全部來自互聯網,他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採訪時甚至搞不清楚什麼叫做“原廠件”、什麼叫做“副廠件”,不知道所謂的副廠件實際上是同“原廠件”一樣都需要主機廠的指定和智慧財產權的授權,而是將其與社會上的仿製件或假冒偽劣件混淆了概念。

  這樣一個看似汽車後市場的“大眾點評”的創業公司認為,汽車後市場創業門檻很低,只要有資本的支持,就能獲得成功。他們認為能成功的關鍵是,通過資本和補貼就能將人聚集起來,然後借助國家政策鼓勵副廠件的自由流通就能推動售後維修價格的降低。

  博湃(北京)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博湃”)CEO吉偉曾服務於北汽和東南汽車,甚至擔任過某公司的銷售副總裁。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用資本堆積起來的流量在我看來是最沒有價值的流量,特別是對於汽車後市場而言,1元洗車與9元保養,最終還是要從消費者這邊賺到其他的利潤。”

  吉偉認為,汽車後市場創業並不是沒有門檻或很低的門檻,而是目前很多的創業者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門檻。吉偉認為,汽車後市場服務的重點在於服務的品質,競爭力在於對服務品質的控制,最大的瓶頸是技師供給。

  而前述創業者則認為,汽車後市場的創業模式其實很簡單,“就是360的模式”,但也不盡相同,360的消費者可以享受“羊毛出在豬身上”免費的服務,但在汽車後市場領域“羊毛最終還是要落到羊身上”。因此,對於這樣一個提供上門保養服務的創業公司而言,它先是將4S店倚重很大的保養服務給予了很低的價格(甚至9元就能實現),但卻通過節約車主時間、專業化的服務和透明化的價格將客戶留在了自己的體系內。

  不過,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企業,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發展方向都是提供便捷的、專業的服務,並保證優質的服務體驗。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