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優酷土豆遭SEC質疑:遞延處理的爭議性

2015-03-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優酷土豆在發布2014年財年年報之際收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的質疑,並遭到美國兩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調查,問題主要出在對財報數據的處理上。雖然,優酷土豆總裁劉德樂及時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表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且主要是純技術問題。但是,該事件已經開始產生嚴重影響,上周五,優酷土豆股價暴跌近11%,內部員工亦感到不安。

  本報記者 侯繼勇 北京報道

  來自美國的訴訟困擾過很多中國赴美上市公司,前有網易、阿裏集團等公司,現在輪到了優酷。

  優酷土豆於3月20日宣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及財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優酷土豆財報提出了質疑,這些疑問主要集中於優酷對財報數據的處理上。

  接下來的麻煩是,優酷土豆遭到了美國兩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調查。

  美國知名律所Pomerantz宣布代表投資者加入調查,以查清優酷土豆公司及公司部分高管和董事是否違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案》第10(b)和20(a)條款相關的規定。美國律所Bernstein Liebhard LLP也表示,將查清優酷土豆是否向投資者發布了實質性的錯誤和誤導聲明,確認是否違反聯邦證券法案。

  受此影響,優酷土豆股價上周五收盤暴跌近11%收盤。這與阿裏集團此前的遭遇很相像,Pomerantz律師事務所宣布對阿裏集團進行調查,再加上財報利潤增速放緩等原因,阿裏集團自今年2月初以來股價進入下跌態勢。

  對於優酷土豆面臨的形勢,3月23日優酷土豆集團總裁劉德樂向優酷員工發了一封內部郵件,劉德樂表示,資本市場從來都是變幻無常的。他要求優酷員工不忘初心,熱愛視頻行業,相信視頻價值。

  調查帶來的風波

  3月23日,一位投行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SEC對一家公司進行質詢,並不代表公司一定出了問題。”

  盡管上述投行說得輕描淡寫,事件影響卻很大。除了公司股價受到影響,優酷內部員工心態也受到了影響。為平複公司內外部的質疑,劉德樂在上述內部郵件中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常規詢問是很正常的事情。”

  劉德樂稱目前SEC與公司在討論溝通的是純技術性的會計處理事宜。他說道:“正如我們在Q4季報中所說,SEC到目前並沒有對公司一貫以來使用的收入確認方法提出不同意見;另外關於版權資產和版權置換業務的會計討論,涉及的純粹是技術性的會計處理原則探討,對現金收支和集團業務實質沒有任何影響。”

  外界認為,此事件將迫使優酷更改會計處理方式。劉德樂稱,公司一直采用較為穩健、保守的會計處理方式,避免向投資人及其他相關機構傳遞過於激進、不准確的財務信息,我們未來仍將堅持這一原則。

  關於股價下跌,劉德樂是這樣解釋的:“盡管公司營收不錯,但公司虧損卻在擴大,這主要源於我們在持續加大投入,表現出來的虧損與去年同期相比擴大了。視頻入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些年我們一直處於風口之中,必須持續加大投入、拉開和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以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劉德樂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行業競爭加劇。他說:“投資者對競爭升級,再加上主要的對手是騰訊,他們有所擔心,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投資者擔心,他要求同事“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遞延處理的爭議

  優酷土豆2014年報披露,在優酷土豆發布2013年年報後,美國證監會官員就財報中的部分會計處理問題提出質疑,認為優酷土豆在廣告業務營收的遞延認定及非資金性交易的版權內容互換上的會計處理方法不當。

  優酷土豆2014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顯示,優酷土豆第四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12.6億元(約合2.038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40%;淨虧損為人民幣8.886億元(約1.432億美元),而2013年淨虧損為人民幣5.807億元(約9360萬美元),淨虧損擴大。

  遞延收入的處理方式並不為優酷土豆獨有,其主要指把當期的收入計入下一個財報周期。比如阿裏巴巴、百度以前都有類似的處理方法:阿裏巴巴誠信通會員當期繳納一年會員費,但當阿裏巴巴財年期滿之後,會員費用並沒有完全消費,在些情況下,剩餘的會員費會被計入下一個財年。

  百度也類似,廣告主支付關鍵廣告費,但某種財報周期內沒有完全消費,剩餘廣告費也計入下一周期。

  關於非資金性交易的版權內容互換上的會計處理方法不當與遞延收入的處理有類似之處:某個財年購買了版權內容,這些版權內容並不止在財年期內播放產生廣告,如果把內容成本全部計入當期,當期虧損就會放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期內產生的內容成本會分期計入不同的財年財期。

  與版權內容相似,IT基礎設施的投入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當期投入的服務器,帶寬並不給當期帶來收益,也會給未來帶來收益。視頻網站一般的處理方式分三年計入成本,一般第一年處理超過50%。

  關於遞延收入或遞延成本,每個公司的做法不盡相同。正因為此,劉德樂稱:“這是一個純技術問題。”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