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香港百年房企生存哲學:只專注產品

2015-03-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內地和香港開發商的這種區別,似乎就像是老者和年輕人,經歷了世事滄桑之後,老者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而年輕人總是在尋覓新的機會。香港房地產市場毫無疑問已經度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海拔544米的太平山頂,在香港人心目中擁有特殊的地位。香港開埠之初,太平山頂是不毛之地;在殖民地時期,它曾是港督的居住地,擁有香港最大、最精美的歷史建築群;如今,它是香港最著名的豪宅區。

  大約3個月後,將有一個售價可媲美英國倫敦海德公園一號(每平方米均價約6.45萬英鎊)的住宅項目(Mount Nicholson)問世。3月中旬,會德豐董事會副主席梁志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說,“常常有身邊的朋友問我,項目進展得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可以買,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難得了。”

  2010年4月,由九龍倉集團(九龍倉為會德豐集團擁有其50.02%權益的上市附屬公司)與南豐集團新成立各占一半權益的合資公司顥領,透過公開拍賣,以港幣104億元的代價投得地塊,每平方尺地價約合港幣32000元。項目不僅是聶歌信山道上的唯一物業,私隱度極強;且位於山頂的霧線以下,視野不會受到大霧影響。

  彼時,梁志堅還在新世界發展(00017.HK)任職。2012年退休後,被會德豐聘任。進入地產行業50多年,在新世界任職40多年的經歷裡,梁志堅經歷了香港地產業的浮沉。30多年前,他也曾是第一批去內地發展的香港房地產企業代表。

  一切似乎都在變,然而仍有一些不變,在躁動的時代裡熠熠生輝。

  地產公司的角色

  最昂貴與最普通的住宅其本質上並無不同,它是“家”的代名詞,是生命活動的延續和載體。高昂的價格體現於細節,外部的建築設計以及內部裝修。在香港會德豐大廈9樓的展覽室裡,展示出Mount Nicholson所使用的不同材料。比如,價值不菲的進口的門把手,以及手繪的牆紙。19棟獨立別墅,每一棟都會有不同的建築設計風格。

  地產商的角色在於如何整合這些資源。建築的風格會有變化。總會有一些建築設計單位會研究出新的設計。即使是不計成本的富豪也需要新的室內科技。但地產商的專業性體現在如何使這些資源恰如其分地組合在一起,並且讓市場接受。“我們也會給出自己的意見,但要看經濟環境是怎樣。”梁志堅說。

  除卻建築本身,地理位置對住宅價值的影響更大。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最為著名的當屬其關於決定地產投資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的論斷。李嘉誠說:“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

  從山頂可俯瞰維多利亞海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不斷刷新香港的天際線。擁有700萬人口的香港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亦是全世界擁有摩天大樓數量最多的城市,還是億萬富豪最密集的城市。

  聶歌信山道佔據獨特的地理位置。梁志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他們所做的事是最大程度上尊重地塊的價值。他並不是很擔心Mount Nicholson的銷售。就像5年前,眾多開發商爭奪該地塊,透露出的資訊是,集體看好未來的市場。Mount Nicholson除了獨立別墅外,還有48套間洋房。

  香港最昂貴的住宅並不缺少買家。梁志堅形容說,潛在的買家可能來自歐洲、中東、美國和東南亞,還有一些家族投資者,他們自住或買後租出去,作為分散投資的方式之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很多國際投資者心目中,香港擁有法律的保證,可以進來也可以出去很容易。”梁志堅說。

  更廣闊的市場在內地

  大約30年前,港商曾是內地開發商的啟蒙老師。但近十年來,依託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內地房地產開發商成長迅速,規模遠超港商。在香港地產同行的心目中,新鴻基和長江都是老大哥。若論銷售收入,昔日的內地小弟早將“前輩們”甩在身後。

  在梁志堅看來,內地開發商和香港開發商在產品上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一些內地的開發商,甚至主動到香港來投資。標誌性事件有,內地最大開發商萬科在香港拿地。“只要是良性的競爭,我們都是很歡迎的。”梁志堅不只一次重複道。

  越來越多內地房企在香港上市,希望借此來打通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繫。在香港的資本市場融資,資金成本更低。對比內地開發商和香港開發商的不同,梁志堅認為,差異更多體現在文化和管理。香港開發商普遍更注重住宅售出之後的管理和服務。“無論是商業還是住宅,管理都很重要。”梁志堅說。因為管理的差別,三五年後,一棟曾經嶄新的建築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香港開發商更加深諳此道。

  內地和香港開發商的這種區別,似乎就像是老者和年輕人,經歷了世事滄桑之後,老者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而年輕人總是在尋覓新的機會。香港房地產市場毫無疑問已經度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那時候仿佛每日、每月都有進步的空間。”梁志堅說。

  在50年的從業時間裡,梁志堅目睹了香港地產市場的巨變。從60年代開始至今,至少有5次大的風浪。60年代的危機曾讓霍英東的立信置業、嘉年地產、廖創興家族等等逐步退出或走向衰亡。80年代冒進的房地產公司遭遇滅頂之災。恒隆地產、鷹君集團、嘉年地產,還包括老牌的龍頭置地公司,都遭遇困境,而佳寧置業等公司更是以破產結束。1997年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2008年的金融海嘯,每一次繁榮之後,調整必然緊隨而至。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讓香港地產商變得更加穩健。

  公開資料顯示,1857年成立的會德豐,近年來淨資產負債率長期保持在20%以下,個別年份上升至25%左右。梁志堅告訴記者,百年公司的生存哲學是,不競跑,只專注於產品。梁志堅被返聘到會德豐地產任職主席的任務,是幫助公司做到貨如輪轉去發展與銷售物業,平買平賣,貴買貴賣。

  除了最昂貴的豪宅項目,會德豐地產在香港還有至少20個項目,今年會有新項目陸續入市。會德豐旗下的九龍倉持有香港兩大地標商場海港城及時代廣場,“商業物業的發展更多取決於經濟狀況。”梁志堅說。

  分工方面,會德豐地產更專注於香港的地產市場,而九龍倉的主要精力投放於內地。一直以來,香港未能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內地的年輕人相似,香港的年輕人對不斷上漲的房價也有諸多抱怨,有時程度更甚。供求矛盾令地產商仍然“被需要”,他們仍有生存、發展空間。

  “事實上,在香港的大嶼山還有大片可以開發的土地。”梁志堅告訴記者。但他承認,更廣闊的發展機會在內地。李嘉誠在變賣大陸的物業,這被部分業界人士視為撤資的信號。但在梁志堅看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和選擇。企業做到很大規模的時候,必然需要分散風險。儘管內地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讓進入內地投資的港企腳步慢下來,但會德豐控股的九龍倉仍舊是那個做多看多者。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