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3

北京拋136個示範项目欲吸資3000億

2015-03-27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正在努力對重點領域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近日,北京正式出臺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保、交通設施、能源設施、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社會事業和“高精尖”產業等七大重點領域,並推出136個示範项目,吸引社會投資超3000億元。

  136個鼓勵社會投資示範項目

  北京市政府此次圍繞七大重點領域推出了136個鼓勵社會投資的示範專案,其中生態環保專案24個,交通設施專案39個,能源設施項目17個,棚戶區改造打捆項目1個,新型城鎮化項目20個,社會事業項目19個,“高精尖”產業專案16個,包括新機場場線、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南水北調(北京段)工程等。

  事實上,北京市推動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創新鼓勵社會投資相關工作起步較早,前期進行過大量的政策和實踐探索。政策方面,如2005年出臺的特許經營條例,2010年出臺的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2013年出臺的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以及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方面一系列鼓勵社會投資的政策。2013年以來,還分三批推出了187個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試點專案。

  市發改委委員楊旭輝表示,這批示範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的主要模式和關鍵政策環節已基本明確,部分專案已開展前期工作,具備較好的實施條件。通過示範專案引領,形成示範效應,也同時通過實踐檢驗,不斷完善政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以前出臺鼓勵民間投資政策,大多停留在政策指導層面。這次把引入民資的方式、模式都給予了明確,而且還有具體專案,為民資參與提供了具體路徑。

  分行業制定PPP專案管理辦法

  關於健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機制,《意見》明確,將分行業制定PPP專案管理辦法、操作細則和專案監管體系。細化並發佈各領域、各行業PPP專案的標準合同文本,推動共性問題處理方式標準化,健全爭議解決程式和風險防範機制,提高合同編制效率和談判效率。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指出,PPP模式在各個行業情況不一樣,合作形式特點也各不相同。如果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辦法、操作細則,政府與企業合作會遇到很多問題。

  此外,《意見》還指出,建立政府投資、購買服務和協定價格的協同機制。儘快形成有利於促進PPP模式發展的制度體系。新增PPP項目要將現行的財政運營補助政策轉變為政府購買服務,按企業主營業務計入收入,建立健全建設和運營統一核算的財務制度。

  一位元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PPP專案從財政補貼向政府購買服務轉變也是一大進步。以前社會資本參與一些公共領域的建設或運營,由於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往往需要政府與企業協商一個營收平衡點,如果達不到這個平衡點財政會給予補貼,但這就造成企業積極性不高,因為不管政府補貼的多還是少,只讓營收控制到平衡點。而轉變成政府購買服務後,企業根據自身條件決定是否參與進來,如果企業可以把成本控制在低於政府出價,就有更多的盈利。同時,此前財政補貼不能納入企業財務報表,改成購買服務後,就可以納入企業財務報表,在企業營收方面會比以前好看很多。

  社會投資配給盈利資源

  盈利預期一直是社會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關注焦點,《意見》稱,將完善盈利性資源綜合利用機制。將實行“主體運營+經營性配套資源+特許經營權”的一體化投資運營模式,具體就是對於通過配給一定營利性資源,能夠實現公益性的項目和商業開發一體化實施的項目,明確由一個主體來運營,通過給予經營性配套資源並授予公益性部分的特許經營權,完善項目的投資回報機制。

  比如完善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運營機制,通過招標方式,將專案的樞紐部分和商業開發部分交由一個社會投資人一體化實施,商業開發部分收益用於平衡公益性的樞紐部分建設資金。

  楊旭輝指出,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關鍵,是讓社會資本有清晰的參與路徑和合理的投資回報預期,進一步打破“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讓社會資本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表示,社會資本投資公共設施領域,除了門檻問題外,能否有合理的投資回報也是關注的重點。畢竟社會資本還是追求盈利的,通過配給一定盈利性資源,將公益性專案和商業開發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財政補貼,同時可以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的盈利預期。只有有利可圖,社會資本才願意參與進來。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曄君/文 宋媛媛/製圖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