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漲?跌? 國際油價趨勢到底是什么?

2015-04-21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經過5周連續上漲後,上周五原油期貨從今年高位回落。油價漲跌與供需脫不開幹系。而歐佩克等傳統石油大國與頁岩油產業蓬勃發展的美國之間的利益博弈則是重要推手。這場事關國際能源格局的爭奪戰究竟將如何演繹?

  議論紛紛 觀點迥異

  在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後,國際油價17日回落。不過,整體而言,在過去的一周,國際油價依然保持了上升態勢。事實上,在過去5周的連續上漲中,國際油價漲幅已經達到25%,從3月18日的44美元上漲至4月17日的56美元,創下了自2014年6月以來的按周計算最長時間的上漲紀錄,並使得油價重新回到了2015年1月的水平。

  國際油價接下來的走勢將如何?各方觀點迥異。

  4月14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了其最新的《2015年能源前景預期報告》。EIA判斷,國際石油價格已經見底。EIA預計,2015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將為每桶56美元,2020年將漲至90美元每桶。而2015年紐約原油價格則會上漲至83美元每桶。EIA還預測,隨著經濟轉向高速增長,2040年,國際油價將漲至240美元每桶。

  惠譽原油和天然氣研究主管亞曆克斯·格裏菲斯也認為,從基本面來看,80美元/桶的油價將是比較合理的。隨著頁岩油產量放緩,今年晚些時候原油價格將有相對比較快速的複蘇。

  不過,悲觀的聲音也不少。

  英國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杜德利近日警告稱,油價可能維持在低位數年時間,而且他對油價快速反彈沒有信心。

  花旗集團的歐洲能源研究部門負責人賽斯·克萊曼也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不要把大量資金投入到石油基金中去,原因是油價上漲的走勢不太可能持續下去。不過,他也指出原油市場會在今年找到一個“平衡點”。他預計,這個“平衡點”對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來說是在每桶60美元到70美元之間,對紐約原油期貨來說則是在每桶55美元到65美元之間。

  局勢變幻 漲跌起伏

  分析普遍認為,上一輪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石油供需不平衡。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幅增加,而歐佩克等傳統產油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堅決不減產,導致國際市場的石油供遠大於求。

  有分析就“劍”指美國,從2008年開始,石油開采商將美國的原油日產量從500萬桶提高到去年12月份的930萬桶。美國幾乎占據了全球原油的全部增量,也導致了供應過剩的局面,拖累油價去年重挫50%。

  此輪油價上漲的背後依然是供需層面的變化。國際能源署1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受益於全球經濟向好,該機構將其對201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的預測上調9萬桶至9360萬桶。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公司開始減產。EIA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日均原油產量減少2萬桶至938.4萬桶。而且,盡管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30萬桶至4.837億桶,較去年同期高8960萬桶,但是增幅卻低於預期。

  此外,貝克休斯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當周,美國油田鑽井數已經連續18周下降。貝克休斯表示,美國石油鑽井機數量已經降至2010年最低水平,意味著產量峰值即將到來。

  當然,地緣政治因素也推動了油價上漲。也門局勢急劇升溫,尤其是紅海重要港口的亞丁港戰火激烈,導致國際市場對中東地區的原油出口預期出現波動。

  與此同時,美國最近一期非農數據低於市場預期,迫使美元指數自4月14日開始出現連續4個交易日回調,累計跌幅達2.03%。

  利益博弈 爭奪主導

  國際油價的此輪波動被普遍解讀為頁岩油等新興行業對傳統產油業的挑戰,也就意味著以美國為代表的頁岩油大國與沙特等歐佩克傳統產油大國在國際能源領域的一次對抗。

  如今,美國頁岩油的鑽井數量已經開始減少,美國的原油產量也在降低。相比較而言,歐佩克國家仍然沒有顯現出原油產量下降的信號。事實上,上個月OPEC原油產量增加了81.18萬桶/天,至3079萬桶/天。單單沙特的產量就增加了65.88萬桶/天。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這場爭奪戰中,傳統產油大國已經贏了。

  據EIA數據顯示,2014年OPEC成員國共獲得了7300億美元的石油出口收入,較2013年下滑了11%,創下2010年來最差表現。其中沙特收入占到了OPEC總收入的1/3。更糟糕的是,許多歐佩克成員正在艱難度日,比如委內瑞拉正在經曆“滯漲”煎熬,尼日利亞向美國出口石油的數量正接近於零。歐佩克內部“減產”的聲音也一直存在。

  反觀美國,情況似乎很樂觀。盡管鑽井平台數量大幅下降,但石油產量維持高企。而且,分析指出,如果油價反彈至60美元,油氣公司將做出反應,重新開動鑽探設備。

  EIA預測2015年美國日均原油產量為1252萬桶,這一產量將超過1970年所創下的曆史最高紀錄。而除了創下新的曆史紀錄外,原油日產量突破1000萬桶也將意味著美國在石油日產量上將有可能超越沙特,和俄羅斯位列全球第一。EIA還預測,在2028年之前,美國將終結能源淨進口時代。

  在這場事關國際能源格局的爭奪戰中,究竟誰會勝出?6月5日歐佩克將召開今年的首次會議,而6月30日,全球石油儲量第三、歐佩克第四大產油國伊朗的回歸懸念也將揭曉。這場爭奪戰究竟將如何結局,國際油價又將如何跌宕起伏,猶未可料。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