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正視日本民意的消極作用

2015-04-23
来源:香港商報

  這幾天正值日本春祭,日本政界因此醜聞迭出。繼首相安倍晉三21日向靖國神社獻上「真0」祭品后,4月22日又有106名議員參拜了靖國神社。這些議員同屬於一個名為「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的跨黨派議員聯盟。這個聯盟每年春秋兩次大祭和8月15日終戰紀念日都會前往參拜,去年春秋兩季參拜的人數比今年還多,分別有147和111名議員,「終戰紀念日」也有84人參拜。

  問題出在「大多數」而非「一小撮」

  如果說日本首相拜鬼,我們還可以將其歸結為個別領導人的走火入魔,那麼100多位議員常態化、有組織地拜鬼,其中透露出的資訊就發人深思了。因為這些議員都是選民一票一票地選出來的,如果拜鬼為多數選民所不齒,他們是斷不敢如此放肆的。也就是說,議員們集體拜鬼的背后其實是民意的支持。這就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一個長期以來習而不察的認識。

  長期以來,我們都習慣於把日本在涉華問題上的錯誤行為,歸結為「一小撮右翼政客」或「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身上。這其實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認識。日本民眾在其中的責任,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回避了。以當年的侵華戰爭為例,當時日本民眾參與戰爭的熱情之高,可以說世所罕見。年輕人普遍以來華參戰為榮。為了鼓勵戀人們來華作戰,很多女青年都提前與男友舉行了婚禮。最為極端的一件事是,一位名為井上千代子的大阪女子,為了不讓即將赴華作戰的新婚丈夫牽挂自己,竟然選擇了自殺。這件事當時被日本報紙、雜誌廣泛宣傳,井上千代子也因此成為舉國皆知的愛國「烈婦」。后來,這位「烈婦」的媒人以此為契機,成立了一個名為「國防婦女會」的軍國主義助戰組織。這個組織成立迅速膨脹,至盧溝橋事變爆發時已達458萬人,最多時接近1000萬人。這麼多女性如此狂熱地支持戰爭,足見當時日本民眾對待侵華戰爭的態度。

  對此,一個常見的解釋是,這些日本民眾都是中了軍國主義教育的「毒」。問題是,如果大多數民眾都「集體中毒」,那就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到「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身上了。事實上,到底是「一小撮」毒害了「大多數」,還是「大多數」撐起了「一小撮」,都還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領土爭端:民眾比政府更強硬

  上面說的都是過去的事,現實中的日本民意同樣值得警惕。舉個例子,日本東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是個極右翼政客,但值得思考的是,這位政治狂人自1999年4月起連續四度被選為東京都知事。如果沒有主流民意的支持,石原又如何能夠長期占據東京「市長」這個顯赫位置?再以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為例,2013年12月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后,雅虎(日本)網站就此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13萬參加調查的線民中,有84.1%認為安倍的行為妥當。這樣的民意,其實要比某個首相的參拜行為更可怕。

  不僅是在歷史問題上,在領土爭端方面,日本民意的消極作用同樣值得警惕。以日本政府2012年「購買」釣魚島事件為例,當時雅虎(日本)網站進行了一項調查,在收到的25萬張投票中,有92%表示贊成,僅有7%的投票者對此表示反對。事實上,民眾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其實比政府更強硬,因為日本政府出於策略考慮,在上述問題上多少還是講究些分寸的,而普通民眾則是意氣用事。

  所以,中國輿論應對日本民意保持清醒認識。既要肯定大多數日本民眾是愛好和平,主張用協商手段解決中日紛爭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很多日本民眾對歷史問題的認知都是片面和扭曲的,在領土問題上也是非常強硬、缺乏回旋餘地的。而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日本民意向右轉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香港商報評論員 余永勝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