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國家級新區增至12個:未來或再增

2015-04-27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這是中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全國第12個獲批的國家級新區,其設立和建設將有利于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新增長極,為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支撐。

  多位區域經濟專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分析,出于區域經濟平衡發展考量,未來國家級新區將有望繼續增加。目前國家級新區已經沒有太多政策優惠,而主要是著眼于產城融合,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發揮區域增長極的引領作用。

  中部首個國家級新區

  此 次獲批的湘江新區位于長沙市湘江西岸,包括岳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核心區域為岳麓區岳麓街道等15個街道、望城區喻家坡街道等8個街道以及寧鄉 縣金洲鎮,覆蓋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園區,面積49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85萬人,地區 生產總值970億元,財政總收入167億元,工業增加值2110億元。

  湖南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童中賢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在長江 經濟帶發展戰略、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出來之后,湘江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新區具有其重要的意義。加快湘江新區建設不僅有利于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新增長極,引領和 帶動湖南乃至長江中游地區更好更快發展,而且對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內陸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都十分重要。

  不過,當地有不少市民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湘江新區獲批,目前只能持謹慎的樂觀。這些市民包括了學者、公務員、商業界人士和媒體從業人員。

  之 所以有市民態度謹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此前長沙市的“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試驗區和先導區最終都夾雜了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圈地和賣地運動, 曾讓各界頗為失望。《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就“兩型”產業布局采訪長沙“兩型”社會先導區的市政府分管領導,但對方回避了產業“兩型”的話題,大談土地征 收的“資源節約”,給記者算“把一個農民轉為市民可以節約一百多平方米土地”的賬。

  目前湘江新區包含了原“兩型”先導區的很大部分,但同時有新的區域被劃入其中,這些新劃入的區域,尚未整體開發。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樂觀分析,湘江新區從級別和架構上來看應該是高于之前的“先導區”,應該是由湖南省層面來整體管理和布局,因此可能不會再走此前長沙的老路。

  本 月初,國務院批復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出臺后,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對本報分析,該地區科教力量和產業基礎十分雄厚,包括裝備制造、光電產業 等產業都十分不錯,將來有望打造成為沿海三大城市群之后中國又一個世界級制造業基地。

  這其中,長沙的制造業基礎已十分雄厚。從長沙的產業結構來看,裝備制造業、文化產業、醫藥、汽車等產業主要是滿足國內的需求,特別是滿足國內的投資需求。近年來,在國內鐵路、公路、機場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長沙的裝備制造業也受益頗多,其間更孕育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世界領先的工程機械企業。

  新獲批的湘江新區將繼續發揮這些方面的優勢。目前湘江新區擁有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園區,形成了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醫藥、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是中部地區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支撐和帶動作用明顯。

  區域重要增長極

  此次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的批復設立也意味著,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陜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成立之后,全國國家級新區總數達到12個。

  我 國自1992年10月設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以來,到2012年10月之前的20年之內,一共批復了6個國家級新區。近年來,各地掀起申報 國家級新區的熱潮。除了目前已經正式獲批的12個國家級新區,還有不少城市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包括江西昌九新區、福州新區、武漢新區、鄭州鄭東新區、 烏魯木齊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沈陽沈北新區等。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相比當年的深圳特區,目前的 國家級新區政策含金量已經非常小,尤其是地方政府最為在意的財稅政策優惠方面幾乎沒有。國家級新區和這兩年獲批的自貿區一樣,都不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 高地,主要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形成自身的優勢。

  彭澎說,當年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比現在的新區大多了,但現在汕頭、珠海的經濟發展也很一般, 甚至不如一些非特區的城市。因此國家級新區能否發展得好,主要還是取決于自身的資源和配備,找準自身的定位。“就目前而言,國家級新區中,搞得比較好的就 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和兩江新區,其他新區目前的成效仍比較有限。”

  不過,即便如此,地方爭建國家級新區表明這頂“帽子”仍有不少意義。彭澎說,地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表明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措施獲得國家認可,“國家認同你是一個新的增長極,是國家比較看重的區域,這也是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的做法。”

  童中賢認為,當前國家級新區建設仍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目前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中西部地區是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國家級新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有效發揮產城融合作用,并且作為區域新增長極,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近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國家級 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近年來,新區對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 部分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著規劃執行不嚴、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產業競爭力不強、體制機制創新不足等問題。

  《意見》要求,要統籌考慮產業發展、人口集聚與城市建設布局,促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人口與產業協同集聚。適度控制開發強度,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持生態功能穩定,推動新區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區域。

  專家分析指出,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鎮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國家級新區的建設一定要以人為核心,逐步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重點解決人的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問題,切實實現“產城融合”。

  《意 見》也對國家級新區的發展目標進行明確,要求新區要保持經濟增長速度在比較長的時期內快于所在省(區、市)的總體水平,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規模,將新 區打造成為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進一步提升新區在全國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