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6

從科研“跟跑”到產業“領跑”

2015-05-19
来源:福建日报

  4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納米催化材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獲批建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著力突破福建石化、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創建於2010年6月,由福建省政府、中國科學院、福州市政府三方合作,截至去年底,已擁有十大創新平台,推動110餘項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轉化,新增銷售收入292.7億元,力促我省從科研“跟跑”到產業“領跑”。

  借大船出海,“福建智造”提速

  海西研究院曹永革團隊以研發的LED高光效陶瓷封裝核心技術作價入股,聯合科研團隊、創投機構,成立福建中科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全球第一條透明陶瓷熒光體生產線。用該技術制造的透明陶瓷熒光體,保證了LED光源的熱穩定性。預計今年底,公司透明陶瓷熒光體年產量將超過950萬片。

  海西研究院籌建以來,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在組織實施3D打印、激光電視關鍵器件等戰略高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建成產業化示范基地,累計投資超過4億元,預計5年內產值超過2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新增產值200億元以上。

  然而,5年前,福建還有相當數量以勞動和資金密集型為主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有待於提升。但是,福建科研機構偏少,“國家隊”屈指可數,科研基礎薄弱,創新人才不足,成為制約發展的軟肋。

  為盡快從“福建制造”走向“福建智造”,我省借中科院大船出海,積極搭建先進技術成果在閩轉化的公共服務平台。省政府投入1.5億元財政資金用於海西研究院一期、二期基本建設,並在5年內每年安排科技研發經費1000萬元,專項支持海西研究院開展相關科研活動。

  “鐵三角”互動,價值鏈拉長

  “國家隊”參與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如何與“地方兵團”協同合作?

  海西研究院發揮平台優勢和共建作用,探索出依靠研究所-工程中心-產業基地的“鐵三角”模式,實現從基礎研究到變革技術再到成果轉移轉化的科技創新價值鏈。

  以光電材料研發為例,海西研究院構建了中科院光電材料重點實驗室,國家光電晶體材料工程中心、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泰光電有限公司三者互動。

  國家光電晶體材料工程中心研發和推廣有較好市場前景的技術成果,提升了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中心負責人說,通過成果輻射、擴散和技術轉移,去年為福晶、海泰光電等企業提供關鍵技術5項,承擔企業事業單位委托技術開發服務26項。

  企業得到重大平台的技術支撐,實現原創成果轉移轉化,帶動產業迅速發展。目前,福晶已成長為全球最大激光晶體生產基地,取得數十項工程化技術突破。

  自2010年籌建至2014年底,海西研究院與福建省行業骨幹企業聯合共建工程化研發中心9個;與企業合作開展重大科研項目,52項技術成果成功向企業轉移轉化,企業年新增銷售收入32億多元。與此同時,該院承擔近600項國家、中科院、地方和企業項目。

  彙聚創新資源,打造人才高地

  去年12月,我省發布《關於深化省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的暫行規定》。這一重大利好把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效益分配給了科研單位,為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松綁”加力。

  一批創新政策落地,使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中試、規模產業化。海西研究院利用股權激勵機制等政策,發揮人才、技術與資本效益的最大化,使得高新技術成果真正做到“帶土移植”。

  2012年,海西研究院從海外引進以楊健博士、陳正宇博士為主的項目團隊,聯合創投資金共同組建福建中科光彙,致力於研發新一代光纖激光器。

  “我們團隊占有核心技術,股份占大頭,這極大地鼓勵團隊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楊健說,公司雖剛起步,去年銷售收入就達1075萬元,今年將擴大生產規模,產品數量為去年的7倍。

  “團隊+技術成果轉移”模式,有針對性引進一些帶有產業化項目的人才團隊,通過組織風險資本、產業資本等對接,組建項目公司,實現各方利益均衡和最大化。從2011年到2013年,海西研究院就成立9家這樣的項目公司。

  良好的人才引進使用機制,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紛至遝來,帶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技術和項目。創建以來,海西研究院共引進各類人才507人。

  一批創新資源和高層次人才向福建集聚,加速了重大科技成果在閩轉移轉化,也為福建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注入動能。2010年籌建至2014年底,海西研究院一批科技創新成果產出,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等重要科技獎勵18項。

  業內人士表示,省院共建海西研究院,不僅發揮了“大院大所”促進產學研成果轉化的重要作用,而且易形成人才“窪地”效應,進而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海西研究院是科研院所加快建設新福建的生動典范。下一步,中科院與福建省政府將簽署第三輪戰略合作協議,勢必為福建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提供“智慧”支撐。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