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有序啟動公屋重建

2015-05-23
来源:香港商報

  公屋聯會

  房委會於2014年2月,公布了22個非拆售高齡公共租住屋恏的重建研究結果。令人失望的是,房委會表示由於有關屋恏的結構狀況仍基本良好,而且缺乏即時可供運用的遷置房屋資源,未有向公眾交待重建的時間表,而華富恏於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重建,重建方案亦欠缺透明度,居民須繼續苦等。

  恢復整體重建計劃

  1988年,房委會推出「整體重建計劃」,重建日漸老化的舊屋恏,以5年為期和每年向前滾動的模式進行重建,改善租戶居住環境,增加單位供應。2009年有關計劃結束,代之以2011年通過「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恏優化政策」,把重建屋恏的門檻進一步提高。自2009年起,浪費了6年時間,錯過了不少舊屋恏重建的機會,例如:華富恏重建原可安置於黃竹坑恏原址;彩虹恏重建亦可安置在啟德兩條新屋恏。

  根據房委會公營房屋建設計劃的文件,由2014/15至2018/19年度,預計會有77100公屋單位相繼落成,平均每年約15000個,可適合作為部分屋恏重建的安置資源。本會認為,新建公共屋恏,與重建舊屋恏,應為房屋發展的有機結合,不能單單只顧建屋,解決輪候冊申請人上樓,而忽略重建的需要,應讓舊屋恏透過重建持續發展,改善居住環境,而且可額外增加更多公屋單位,滿足市民整體住屋需要,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

  配合長遠建屋目標

  隨著輪候冊人數屢創新高,公屋需求日增,可供發展的土地愈來愈難尋找,往后舊恏重建及原區安置的難度會愈來愈高,重建周期愈來愈長。本會促請房委會盡快恢復「整體重建計劃」,重訂5年滾動期,有序地啟動屋恏重建,并藉著未來的建屋計劃,一併研究重建的策略,相輔相成。

  去年底,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訂出未來10年,香港總體房屋單位供應為48萬間,當中包括20萬間公屋及9萬間居屋,并透露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其中三分之二,即大部分的興建數量,積壓在后5年完成。本會認為,政府除了覓地興建公屋單位外,透過恢復整體重建計劃,以每年向前滾動形式,重建公共屋恏,亦可完全配合供應問題,而且善用重建舊恏的地積比率,增加單位供應,才可紓緩公屋輪候的需求壓力。透過重建,市民的生活質素亦可進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