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互聯互通再邁進一步

2015-05-25
来源:香港商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香港與內地基金的互認安排經過兩地政府及監管機構多年籌備,市場翹首以待,終於在上週五正式宣布落實,并會由今年7月1日起實施,消息著實令人感到興奮,而我相信互認安排會對兩地的金融發展帶來催化的作用。
 
  增加投資者的選擇
 
  簡而言之,基金互認安排,是指在香港或內地註冊及成立的基金,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簡易的審核程序獲認可在對方地區銷售,所以基金互認會擴大兩地基金產品市場的規模,同時亦會大大增加兩地投資者的選擇。
 
  從數年前起,香港政府和證監會便著手研究基金發展的整體策略,并主動跟內地提出基金互認安排,積極游說溝通,是因為我們知道這對推動香港資產管理業務是最關鍵的一環。互認安排可以強化香港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同時其他國家的基金則可利用香港進入內地巿場,對兩地市場可以說是互惠共贏。
 
  要達成互認安排,有賴兩地證監會有相同理念,而我們作為政府官員亦多次在北上訪問時,不斷表達我們對此的重視,加上業界向兩個監管機構表示歡迎安排,最終才能促成其事。
 
  其實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一直穩定增長,雖然曾在環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一度萎縮,但在經濟復蘇后很快便重拾升軌。即使如此,我們的資產管理業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原因有二。
 
  首先,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規模與日俱增,然而在投資選擇上依然相對缺乏。中國經濟經過多年高速發展,企業及民間累積了不少財富,在國家「走出去」的大形勢下,對多元化的基金產品需求自然會日趨殷切。
 
  此外,內地監管機構及市場力量亦協助推動基金管理業的發展,多年來內地股市為散戶主導,占交易額高達八成,為有助股市長遠的健康發展及提高市場質素,適當增加機構投資者包括基金的比重是有需要的。
 
  令市場變得更理性
 
  所以說我們這麼著緊要發展基金管理,是因為知道這對香港整體資產管理行業及經濟增長會帶來好處。今日香港表面上不乏基金產品,然而我們主要是基金的銷售和分銷中心,大部分獲認可的基金都不是在港註冊,而我們亦缺乏支持基金營運的中后臺配套。
 
  由此自2012年起,我們便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去推動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當中包括讓私募基金享有離岸基金的稅務優惠,草擬法例引入公司型開放式基金的新結構,并全面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轉讓的印花稅,但以建立香港作為資產管理樞紐的戰略角度而言,最重要的一步一定是剛剛宣布的基金互認安排。
 
  在商討以至落實安排過程中,政府與證監會一直緊密合作。我知道很多人認為監管機構只是以監管為主而不會發展,事實上,證監會一直努力在監管與市場發展間取得平衡,擔當發展市場的法定角色,并積極與內地相關部委長期緊密溝通、發展互信,所以滬港通及基金互認成功得到落實,證監會可說功不可沒,亦充分表現香港市場的成功之處。
 
  有人說現在股價上漲,成交暢旺,是香港股市的大時代。什麼是大時代可說言人人殊,我不打算參與討論,我只知道基金互認安排,令內地和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再邁進一步,所帶來的影響,我相信會不下於滬港通。
 
  或許有人會問:基金互認安排會否令已經相當熾熱的股票市場更加亢奮,我認為可能剛好相反,隨著基金管理的規模擴大,專業管理的參與增強,會令市場變得更理性化,長遠有助市場穩定發展。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