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1

聚焦职业评价:41%受访者不希望子女职业与己同

2015-05-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漫畫:勾犇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曾對北京地區職業聲望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我國與國外多數國家的職業聲望評價有明顯的差異:職業聲望評價的一致性低于這些國家,而沖突性、分裂性又高于這些國家。“社會轉型時期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念體系及社會規范,是導致人們產生分裂性社會評價的根本原因”。他表示,職業聲望評價實際上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輿論,對金錢和權力起著平衡和糾偏的作用。首先要從制度體系上加以保障,不斷完善用工制度,形成長期、穩定的雇傭關系,讓人們能夠通過職業水平的提升實現職業地位上升,從而得到相應的尊重。
 
  對大多數人來說,職業不僅是一個飯碗,也體現出自己的社會地位。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創業浪潮的興起讓一些高收入職業備受矚目,反腐的進行和矛盾的凸顯也讓一些曾被熱捧的職業出現降溫,互聯網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又不斷催生出各種新職業……在人們心中,什么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一些常見職業的社會聲望如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益派咨詢,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者看來,當下社會聲望最高的5個職業依次是:科研人員、大學教授、工程師、醫生、律師。78.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職業的社會聲望一般或較低,41.3%的受訪者不愿意子女從事自己現在的職業。
 
  受訪者心中社會聲望最高的職業是科研人員、大學教授、工程師
 
  李凱(化名)在北京一所高校讀大四,今年即將畢業。對于自己的職業道路,他在上學期間一直在思考和規劃。“我父母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老師。這兩個職業都比較穩定,社會評價也不錯。但我更想做能發揮創造性、時間自由一點的工作。”李凱說,他的理想是做企業家和科學家。他大學期間曾嘗試過幾次小型創業,希望畢業后能和同學一起開一家家教公司。
 
  “救死扶傷、教書育人、發明創造是不少人小時候的夢想,現在看來,醫生、老師、科學家這些職業都算不錯。”張明敏在杭州一家商場做服務員,她認為,聲望高的職業要么賺錢多,要么技術含量高,要么穩定性強。“雖然現在不少老師、醫生也抱怨自己的職業沒地位,不如高級服務員、保姆賺得多,但大多數從事服務業的人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張明敏說,每次同學聚會,她都不好意思提起自己的職業,她很羨慕職業體面的同學。
 
  調查顯示,在受訪者心中,當下社會聲望排名前三的職業是:科研人員、大學教授、工程師。醫生、律師、教師、高級技術工人、設計師、警察、運動員、文藝工作者、記者、民營企業主、金融從業人員的排位也比較靠前,選擇比例均超過10%。排名較后的幾個職業是:家政服務人員、按摩師、服務員、司機、導游。
 
  受訪者認為未來職業聲望最有可能提高的3個職業是:科研人員、大學教授和醫生,科研人員排名第一。教師、律師、工程師、高級技術工人、民營企業主、設計師、消防員、銀行、金融從業人員、記者、IT工作者排名也比較靠前。家政服務人員、按摩師、服務員、司機、導游排名靠后。
 
  僅23.5%受訪者愿意子女從事自己職業
 
  受訪者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聲望?調查中,52.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職業的社會聲望一般,26.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職業社會聲望低,僅2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職業社會聲望高。
 
  分職業來看,士兵、警察中對自己職業聲望評價為高和一般的人各占一半。農民、家政服務人員、服務員對自己的職業聲望評價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受訪者評出的社會聲望較高的職業中,醫生、律師、高級技術工人、護士對自身職業聲望的評價僅處于中下水平。
 
  李凱告訴記者,他的父母十分希望他去考公務員。“他們認為雖然在反腐高壓下,公務員灰色收入減少,一些公務員崗位也比較辛苦,但公務員獲得的福利、人脈、權力等社會資源更多,以后的發展道路也比較明確,與其他職業相比還是很不錯的”。李凱說,他父母不太愿意他當老師或醫生,因為既勞累又無支配權力,另外當下醫患糾紛、師德敗壞等現象也讓他們對自己的職業評價不高。
 
  調查中,僅23.5%的受訪者愿意子女從事自己現在的職業,41.3%的受訪者表示不愿意,35.2%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被受訪者認為聲望較高的職業中,高級技術工人、大學教授、律師、醫生不愿子女從事自己職業的比例均超過一半。
 
  “去年被分配到我們縣政府工作的兩個大學生,干了不到一個星期就辭職了。他們的家都在省會城市,來基層工作感覺落差較大。”河北某縣政府公務員王軍告訴記者,公務員體系內部待遇差距很大,普通人關注的往往是領導干部和省級以上的公務員。基層無官職公務員壓力大、待遇低,升遷也很困難。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曾對北京地區職業聲望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我國與國外多數國家的職業聲望評價有明顯的差異:職業聲望評價的一致性低于這些國家,而沖突性、分裂性又高于這些國家。他認為,社會轉型時期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念體系及社會規范,是導致人們產生分裂性社會評價的根本原因。
 
  調查顯示,有兩種職業的從業者更愿意子女從事自己的職業,分別是警察和科研人員。
 
  職業聲望評價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輿論
 
  本次調查顯示,整體來看,受訪者希望從事的職業有4大特點:收入水平高(70.2%)、穩定性強(58.7%)、可持續性強(47.1%)、工作環境好(46.7%)。其他特點依次是:社會貢獻大(37.4%)、時間自由(33.3%)、權力大(23.3%)、國家政策扶持(19.5%)、人脈資源廣(19.5%)、工作清閑(17.2%)等。
 
  山東省高密市農民劉瑞凱今年58歲,曾經種過地、做過小買賣、搞過養殖。憑借這些工作得來的收入,他供一雙兒女讀完了大學。劉瑞凱說,他辛苦了一輩子供孩子讀書,就是希望他們以后能有個穩定的、收入不錯的好工作。雖然劉瑞凱在養殖方面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路子,但他還是不希望孩子“子承父業”。他希望孩子能進入國家單位工作,當醫生、當老師,“如果能做官就更好了”。
 
  李強認為,職業聲望評價實際上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輿論,職業聲望對金錢和權力起著平衡和糾偏的作用。他提出,首先要從制度體系上加以保障,不斷完善用工制度,形成長期、穩定的雇傭關系,讓人們能夠通過職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實現職業地位上升,從而得到相應的尊重。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多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對技術工人的職業培訓、考核和認證等。
 
  近日,陜西省給182人頒發了第二批“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引起社會關注。劉瑞凱也關注了這條新聞。他對記者說,他沒想到,農民也能像知識分子、工人一樣拿到職業證書。如果農民可以憑自己的工作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可和尊重,這份職業就會顯得更體面一些。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