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中美战略竞争进入相持期

2015-05-28
来源:香港商报

   南海事件有象徵意义

  近来中美在南海问题上角力,引起了舆论对这一地区是否会引发军事冲突的担心。事件源於美国对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礁活动不仅说三道四,而且明显加大了军事侦察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一回的回击也毫不含糊,力度是前所未有。据美国CNN公布的视频,中国军人直接以「立刻走开」命令美军侦察飞机。而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则称,如果美国的底线就是中国必须停止造礁活动,那麽中美南海一战将无可避免,而且冲突的烈度会高於人们通常理解的「摩擦」。虽然媒体的态度不能代表政府,但在中国的国情下,中央媒体发出的话也绝非信口雌黄。

  其实,从主权宣示、渔业捕捞、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的角度来说,中国早就有在南海地区造海造礁的必要。之所以一直未有动作,就是顾忌外界特别是美国的反应。如今,中国不再隐忍不发,而是理直气壮地自己的地盘大兴土木,并强势反击美军舰机的军事活动,这表明中国的南海战略姿态已经与过去明显有异。联系到日前公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明确宣布,中国将采取「积极的防御战略」,笔者以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新姿态,对於诠释中国对美外交战略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表明,随着中美综合国力的此长彼消,两国间的战略竞争由原先的「中守美攻」,已经转为战略相持。在这个阶段,美国仍然不会收回它在亚洲地区锐利的锋角,但中国却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委曲求全,而是会守住自己的原则底线,扞卫自己的权力,并拓展本属自己的战略空间。由於战略相持的最大特点是相互对峙,所以双方的冲突隐患肯定要比过去更多。但只要双方都不做出与自己实力不相称的冒险举动,冲突仍可避免。当然,如果出现意外事件,如2001年的撞机事件,那中方肯定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而是会有实质性的报复举措。

  对美外交曾有蒙羞期

  不了解中美关系的过去,就很难感受到中国对美外交新战略的意义。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大致从冷战结束后开始的。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因89政治风波陷入了外交孤立、因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陷入了制度孤立、因西方制裁陷入了经济孤立。在此情况下,主导中国国家战略的邓小平适时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20字外交方针。这个方针的核心就是「韬光养晦」。体现到中美关系上,就是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选择了委曲求全,隐忍不发。这一时期的几起涉美事件,是诠释中国对美外交战略的最好说明。

  1993年7月23日,美国声称中国行驶在公海上的「银河号」货轮载有准备运往伊朗的化学武器原料,要求中方或者立即返航,或者接受美国检查,否则将对中国实行制裁,甚至击沉货轮。照理说,中国货船行驶在公海上,美国哪来的检查权力?但由於当时中国对美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战略需求,中国最终同意美方人员登船检查。尽管事实证明美方的指责纯是子虚乌有,但美方却拒绝了中方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的合理要求。而发生在1999年的「炸馆事件」,同样是诠释中国对美外交战略的典型案例。且不说美方给出的「误炸」理由无法让人信服,单说事后中方的善后举措,就让人心中难平。炸馆事件发生在5月8日,当时中国舆论群情激愤,很多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游行示威,中美关系因此陷入僵局。但仅仅两个月过后的7月9日,中美元首就通过电话互相祝贺对方女足在世界盃赛上取得好成绩(分获冠亚军)。这样的事在世界盃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显然,这不过是两国为改善双边关系而找的一个略显突兀的由头而已。美国做了亏心事,当然中国不再计较,但中国这样急於重修旧好,就颇为委屈了。

  两年后的2001年4月,美国飞机在贴近中国的南海领海线侦察飞行时,同中国拦截飞机相撞,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失踪。时任美国总统小布殊不但不向中方失踪飞行员家属表示安慰,而且粗鲁地要求中方放人还机。最后经过一番交涉谈判,美方在联合声明中以「sorry」回应中方的道歉要求。声明一公布,美方就对外界表示,sorry只是表示「遗憾」的意思,并非「道歉」(apologize)。谈出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中方人员英文不好,实在是没有让美方「apologize」的本钱。

  上述事件,很难想像会发生在今天:中国政府绝不会答应美国检查中国货船的无理要求,甚至美国人根本就不敢自讨没趣地提这样的要求。至於南海撞机事件,如果发生在今天,不知要闹出什麽后果来,绝不是仅仅一个sorry就能搞定的。

  中美在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不同姿态,无疑根源於各自的综合国力。而从趋势上看,中美国力的此长彼消还会继续下去,所以中国处理对美关系时,也会呈现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这是美国必须清醒并有心理准备的。作为一个正在相对衰落的超级大国,美国应该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在涉华问题上不能总搬老皇历,否则就会出现收不了场的后果。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的警告,就应置於这一背景下看待。

      香港商报评论员  余永胜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