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東平洲歸僑嘆老家難安居

2015-05-28
来源:香港商報

  天后宮前麒麟舞動,村民上香酬謝神恩。  記者 周駿攝

  【香港商報網訊】當香港還是一個漁村年代,天后誕是保佑漁民出海平安,當香港發展成為發達的國際都市時,對於香港東北小島東平洲村民,天后誕更是召喚散居在海外的遊子,特別是一些年老力弱的僑胞回鄉與父老鄉親相聚之時。今年5月11日(農曆三月廿三日)東平洲迎來了復辦天后寶誕的第6個年頭,參加寶誕的村民已達到200餘人,而專程參加活動的旅歐僑胞亦增加至20人,他們與村民在酬謝神靈之時,更感嘆因島上無電無水而有家不能歸,希望政府體恤村民生活,平等享有公民應有基本生存權利,幫助供水供電;另盼改善交通,在周六、日之外,每周三增加往返島上街渡。香港商報記者 周駿

  旅居德荷20僑胞專程回港

  旅居德國的大塘村村民鄧天來5年前退休回流香港時,看到無電無水的家鄉東平洲仍然落後,與被美譽為國際都市的香港極不相稱,故矢志為東平洲村民爭取基本的生活權利,首先恢復傳統文化,5年前便與村民復辦天后誕,以凝聚鄉情,特別是散居海外的過千名東平洲原居民。他稱,當年復辦天后寶誕時參加村民僅30、40人,而今年天后寶誕參與村民已達到240餘人,其中旅居德國、荷蘭的20位僑胞是專程回港參加活動。

  5村代表天后宮上頭炷香

  活動當日記者所見,天后寶誕儀式簡單,規模不及同樣是無水無電的蒲臺島(有送、還及抽花炮活動),但東平洲除了有天后廟,還多一處奉祀神靈「譚大仙」廟。清晨9時,多數居於大埔的東平洲村民聚於馬料水公眾碼頭,他們抬著供品緊隨麒麟登上街渡,街渡經過近1小時的航程到達東平洲碼頭,常住島上的村民在碼頭以麒麟相迎,隨後,島內外村民跟隨洲尾、大塘、沙頭、洲頭及奶頭5條村村代表齊齊到岸邊洲頭村大榕樹大王爺上香,之後,村民到始建於清朝的天后宮上頭炷香、拜神,祈盼風調雨順,而麒麟則在廟前酬謝神恩,眾村民再移步到沙頭村村尾建於清朝的「譚大仙」上香、拜神,麒麟再於廟內外酬謝神恩,整個寶誕活動於中午12許結束。

  希望政府助村民重返家園

  旅居德國柏林的洲頭村村民陳義友表示,自幾年前復辦天后寶誕後,他每年都會盡量安排此時回港。他講到旅居德國經歷時稱,父親於1970年到荷蘭謀生,而他在15歲亦到荷蘭幫手,之後到德國工作。當年,他年輕力壯,不覺工作辛苦,旅居德國37年,習慣當地生活,加之,在歐洲國家中德國的政治、經濟穩定,故暫時無意回港,但人終有老的時候,最終要落葉歸根回到東平洲,他希望在祖屋(重修)居住,但東平洲無水無電,交通不便,所以希望政府幫助村民重返家園。

  無常住地址不能申生果金

  現年70歲的洲尾村村民陳德祺主動告訴記者,她於1971年到荷蘭生活至今,自從復辦天后寶誕後,她每年回港待上2、3個月,但有家卻不能歸,只能借宿於市區親友家。她表示,在島上有老屋,卻因島上無電無水,交通又不便而棄之,今時香港樓價高企,已無法「上車」,又因無常住地址,不能申請長者生果金。她表示,現時有過百名旅居海外的東平洲村民想回港居住,皆因與她相同情況,至今沒能回港。

  冀政府維修水屋建大水缸

  奶頭村村代表袁照昌表示,政府將東平洲(1979年起)納入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及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後,村民非但沒有受益,連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如水電都得不到,扼殺鄉村發展。沙頭村村代表蔡明忠表示,村民祈盼風調雨順,除了是盼天降大雨外,更重要的盼政府供水,而政府在島上碼頭設置兩個臨時食用水缸(5月1日所設),還不夠遊客使用。蔡明忠續稱,村民建議政府維修水屋或另建大型水缸,但政府回覆水屋有石棉,維修或清拆費用高昂。

  盼改善交通周三街渡增班

  蔡明忠帶記者參觀當年英軍使用過的兩間大水屋,所見其中一間如籃球場面積大小,屋內空蕩蕩。村民又帶記者察看村中大水塘,村民指塘內可存約900立方米的雨水,惟去年9月至今持續乾旱少雨,即使在天后誕活動前一天下過暴雨,但不見塘中積有雨水。島上10戶村民現時已到無水可用的地步。即使村民所指的政府新建的公廁有電有水,記者當日在公廁使用廁格後,發現無自來水沖廁,要人手從廁格外的儲水大桶中舀水沖廁。洲頭村村代表袁小英表示,村民除了要求政府供水供電外,還應改善交通,在周六、日有街渡外,每周三增加往返島上街渡,亦方便遊客周三上島入住,周日離島回市區。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