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葉檀:扎緊“籬笆”回歸監管本職

2015-06-25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上周是A股市場7年多來表現最差的一周。上證綜指一周累計下跌13.3%。而6月12日,上證指數曾經創出2008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超過5000點。雖然23~24日股市已連漲兩天,但反內幕交易與劃定融資渠道的消息,顯示決策層在催生慢牛的同時,有一套其自有的監管邏輯。

  股市下挫引來要求提振股市的呼聲,投資者發現等來的卻是另一則消息。6月20日上午,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經查,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處長李志玲配偶違規買賣股票,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李志玲作出行政開除處分。同時,因涉嫌職務犯罪,李志玲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證監會表示,將進一步嚴肅工作紀律,從嚴管理、從嚴要求,對違紀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由于融資、再融資動輒牽涉上億元資金,監管者成為審批者后,手握大權,在要害部門的公職人員也是得罪不起的“財神”。李志玲在2012年證監會內部機構大調整時,從發行部調研員升任了發行部四處處長;2014年4月,證監會內部機構調整,李志玲擔任六處處長,負責再融資的法律、財務審核。A股市場再融資是股價異動的溫度計之一,審核越嚴,尋租租金越高,越有利于李志玲等審批者。

  去年12月1日,證監會紀委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涉嫌違法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李量當年在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和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叱咤風云”,2011年10月,郭樹清就任證監會主席后,證監會系統內輪崗,李量遠離一線業務部門。

  出事的根本原因是尋租租金太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李量就參與了新股發行審核工作,并在此后的創業板籌備中成為主力。2009年,創業板發行部成立,李量任副主任。之后3年多時間里,創業板迎來井噴式發展,數百家公司上市,高價發行蔚然成風,形成復雜的關系網和利益群體。

  監管者成為審批官員,出事是大概率事件。2004年11月落馬的王小石是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證監會原副主席王益的權力更大。在《證券法》修訂、注冊制落實后,也許內幕交易不會消失,但錯誤的激勵機制以及裁判員燈下黑的情況會助長內幕交易的滋生。

  這幾年證監會為注冊制做準備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便上市交易回歸交易所。機構調整松動了鐵板一塊的利益集團,有利于黑幕浮出水面,是典型的“馬桶圈效應”。

  有市場的才能進入市場,守住底線防止股市變成出老千的大賭場,這是注冊制實行之前必要的洗牌過程。當監管者恢復監管之身,交易所受到適當監管,法律底線原則得到堅守,市場化務實推進,A股市場的清理才算告一段落。

  不烘托短期市場,而是回歸監管內幕交易的本職,這是好事。發行制向注冊制轉變是A股市場的重要改革,監管者必須扎住籬笆,公平監管,把發行與交易還給交易所。

  證監會發行審批交給交易所是市場常態化的前提,某些官員的尋租租金也將隨之大幅下降。據媒體報道,2014年全年,證監會約有30名處級以上干部離職,其中大多數投身市場機構。目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的也不下20人。更多的能人成為市場人士,了解市場的疾苦有益無害,這樣市場才能更接地氣。而監管層騰出手來真正做監管之后,市場也就有了獨立的裁判員,交易所才能在監管之下相對公平地從事交易。

  但筆者的擔憂是,交易所若獲得實質上的審批權后也進行尋租怎么辦?這是個問題,但與“運動員、裁判員集一身”這個心腹之患相比,只是癬疥之疾。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改革的步伐。就像市場震蕩成為常態,金融界“減租”也會成為常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李志玲不是第一個,從概率上來說,恐怕也不是最后一個。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