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生存空间受压 夹缝买手店

2015-06-29
来源:國際金融報

  精品買手店還能撐多久?反正有45年歷史的Browns是撐不住了。近日,作為英國乃至全球標志性的獨立買手店Browns宣布被英國電商Farfetch收購,同時拉響了買手店經營危機的警報。

  業內人士稱,過去5年,由于受到電商與大牌降價的雙面夾擊,歐美國家精品店行業逐一凋零,Browns易手并不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買手行業方興未艾、小眾設計初露鋒芒。大浪淘沙之下,中國市場最終將漁翁得利,還是會受到牽連一蹶不振?

  何為買手店

  買手店最早出現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洲,隨著商品的不斷豐富和時尚產業的發展,眼光精準且獨特的買手開始產生。早期多數買手店都是以買手或者店主本人的眼光和趣味為基調,從全球搜羅符合自己審美和店內概念的產品,將這些產品以自己的品位進行陳列和售賣。簡單而言,就是買手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在各地搜羅商品,買斷貨品后,放在自己的門店內銷售。

  “隨著強調個性的消費人群增多,最近100年間,買手店獲得了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和渠道,并引發行業變革。不僅促使老佛爺(Galeries Lafayette)、連卡佛(Lane Crawford)百貨完成買手制百貨的轉變,還推動梅西、Saks Fifth Avenue等精品百貨采取買手制,同時讓Swank、Colette等一大批個性買手店不斷出現并初具規模。”長期研究買手店的RET睿意德首席分析師施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根據RET睿意德《中國買手店研究報告》顯示,買手店主要分為四大類別——百貨式、代理合作式、寄賣式和專品買手店。

  百貨式買手店是其中最傳統的經營模式,即“純買手制”,依靠專業個體或團隊“買手”去往世界各地搜羅采購符合本地消費者審美習慣和時尚傾向的品牌,獨家買斷并打造獨一無二的商品組合。街邊個性化較強的私營小店也是“買手制”的一種,這些小店的店主往往是時尚愛好者,或者擁有相關行業資源,他們憑借自身的時尚認知和審美傾向,采購品牌商品,與集團式的買手店成為互補,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市場格局。

  第二類是代理合作式買手店,不少買手店除了買斷品牌商品外,還擁有部分品牌的代理權,通過售賣提成、股權參與、開設合資公司等方式,與品牌建立長期合作。I.T是最具代表性的代理式買手店,它與品牌間的合作多樣而靈活。I.T集團最初是以買手制開拓道路,在品牌拓展中也逐漸衍生出代理與合資公司兩種模式。I.T代理的品牌包括Kenzo、French Connection、YSL、Alexander McQueen;也有部分品牌授權I.T獨家代理權。合資公司是較為深入的合作模式,I.T與合作方建立各占50%股權的合資公司,共同開拓市場。“但代理式比百貨式風險略大,一旦代理權發生變化,則商場硬件投入就化為烏有了。”施瑾坦言。

  而設計師將自己設計的服飾放在他人店內銷售則是第三種模式——寄賣式買手店,即店主與尚未成名的設計師合作,替對方售賣當季最新作品,買手店在商品銷售后獲得一定分成,季末滯銷的貨品會退還給設計師。這種模式下,買手店降低了銷售和庫存的風險,同時也保證商品的原創性和惟一性。

  第四類則是專品買手店,這類店鋪面積通常不大,主力產品價格段較親民,可快速復制發展。比如SF Fashion、BLK、Spige和P Plus,以鞋子和配飾為主打商品。

  生存空間受壓

  以產品稀缺為噱頭,再高價賣出賺取差價是買手店的主要方式,而不同種類的買手店盈利方式也較多樣化。然而,面對電商的沖擊,被稱為最傳統店鋪的買手店還是有些撐不住了。

  英國經典買手店Browns近日宣布被英國電商Farfetch收購。品牌所有者Joan Burstein將被任命為品牌新公司的榮譽主席;而他的孩子Simon和Caroline Bursein將繼續擔任業務顧問,并保留其董事會成員的身份。同時,前Net-A-Porter時尚總監Holli Rogers將成為Browns的新CEO。合并后的Browns將成為由Farfetch運營的獨立品牌。

  《華爾街日報》援引Simon Burstein的話稱,此次交易是因為家族需要資金來擴張,但不想出售給私募基金,因為私募基金多數沒有相關行業知識。“我們非常高興,這將推動Browns邁入下一個階段。Farfetch勇于挑起重任,挑戰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模式,Farfetch是我們眼中最理想、最具前瞻性思維的合作伙伴”。

  話雖如此,但這起收購還是引發了人們對買手店盈利模式的思考,而此前,已有多家獨立買手店的破產或者被拋售。而時尚電商是它們撐不下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類似于買手、采購等中間商的生存空間無疑被擠壓殆盡。

  而奢侈品大牌的紛紛降價也加快了買手店進入寒冬的速度。

  許多買手店都喜歡搜羅世界各地小眾設計師的品牌,來凸顯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并憑借其商品的稀缺屬性制定高價來賺取差價,所以定位一般在奢侈品大牌和普通時尚品牌之間。而近期以來,各大奢侈品牌相續降價,明顯模糊了買手店的價格優勢。

  “奢侈品都在打折降價,還有誰會選擇定價虛高的小眾設計師品牌?”時尚達人Tracy對記者如是說。

  與此同時,由于設計師品牌投資回報緩慢,導致部分私募轉投來錢更快也更有前景的科技行業,這無異于釜底抽薪,讓本就苦苦支撐的買手店難有后繼之力。

  轉型很重要

  不過,在中國買手店棟梁負責人Tasha看來,大環境不景氣也是好事。“讓設計師有一定的競爭壓力,能讓其更細化其產品”。

  事實上,隨著上海時裝周漸入佳境,上海的時尚產業鏈變得更成熟專業,小眾設計師品牌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從連卡佛的回歸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買手市場正在加速前進。

  “這兩年,中國的時尚產業發展只能用飛快來形容。”H.Lorenzo負責人Lorenzo Hada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RET睿意德《中國買手店研究報告》指出,買手店在中國內地主要分布在華南、華東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且對品牌有一定認知度的一線城市。上海是多元文化的集合地,消費者對于外來的新鮮事物接受度較高,據統計,上海有75家買手店,居全國第一。相對而言,其他城市的買手店集中度并沒有那么高。此外,Rainbow Group、Via Bus Stop等頗具實力的買手店在中國內地市場還處于試水階段,未來擴張計劃并不明朗。

  因此,有人擔憂中國的買手市場會受到外國波及。

  對此,Tasha認為,買手店面臨的挑戰,在于買手店本身的屬性,并和買手本身的趣味有著極大的關聯,這樣的趣味還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所以在互聯網作用下,孤立及傳統模式下的買手店就會面臨很大困境。“開業6年來,棟梁每年的銷售都有30%以上增長,凈利潤也隨著我們管理的經驗提升而不斷提升,買手店的信息篩選對大多數受眾而言,依然具有指導的作用,所以我相信中國的買手店依然有發展的空間”。

  買手Ita告訴記者,“很多買手店的案例告訴我們,眼光是最重要的,買手對市場的精準洞悉,直接影響商品的周轉率、庫存成本和運轉靈活度,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買手店要經營得好,還要注重會員制和與之對應的風格式經營。比如上海有一家新開的買手店,其必須是會員預約才能入店購物,這說明其定位是具有私密性的高端客戶,也對非客戶群設立了門檻。總之‘小而美’是買手店獲得成功的核心理念。”Ita說。

  當然“小而美”的買手店也存在租金、人力、關稅等成本壓力。

  “針對目前的問題,不少業者也在努力克服。比如為降低成本,一些買手店開始轉向無實體店鋪的電商平臺。據我們統計,在買手店品牌中,設立電子商務平臺的已占2/3,剩下的也有一半以上的品牌正在建設網上商城。O2O降低了買手店的實體經營成本,也有利于品牌在全渠道推廣,實現短期內以較低成本提升知名度。”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