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希債危機:「過度民主」惹的禍?

2015-07-01
来源:香港商報

6月28日,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雅典向议会发表讲话时低头看表。

 
持續發酵的希臘債務危機再次瀕臨關節點。6月30日是希臘現有救助協議有效期的最后一天。由於希臘政府與歐盟仍未能就下一步的救助方案達成協議,希臘無法獲得新資金,到期的IMF貸款無法償還,希臘將在事實上形成技術性違約。最終問題怎麼解決,還要看7月5日的希臘全民公投。對前景普遍感到悲觀的希臘人已於幾天前開始瘋狂擠兌,ATM中的現金多被提空。為了防止銀行系統崩潰,希臘總理齊普拉斯28日晚宣布將銀行和股市關閉一周,在7月5日公投前,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從ATM機上取60歐元。作為堂堂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何以會淪落到如此境地?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希債危機根子在國民
 
這次危機源於2009年12月希臘政府公布巨額財政赤字,此后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繼調低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希臘股市大跌,債務危機由此開始。希臘是歐盟成員國,於情於理於法,歐盟都應出手相救。2009年12月歐元區成員國拿出300億歐元救助希臘;2012年2月,歐盟又實施1300億歐元的第二輪救助計劃。
 
當然,這麼多資金并非一次性到位,而是根據希臘政府履行改革承諾的情況逐步到帳。這個改革承諾主要是實施緊縮政策,也就是要節約過日子。這也是歐盟對希臘提出的救助條件。平心而論,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如果連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都不願改,讓人怎麼援助你呢?
 
但實施緊縮政策導致了經濟衰退和國民福利銳減。這本是轉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理智的做法是忍一忍挺過難關,但過慣了舒服日子的希臘民眾卻不願承受這個代價。今年1月,希臘舉行大選,一味迎合民粹情緒、承諾終止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聯盟領導人齊普拉斯擊敗前總理薩馬拉斯,當選總理。上臺伊始,齊普拉斯推翻了薩馬拉斯政府與歐盟達成的以緊縮換援助的協議,并與歐盟重開援助談判。但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協議,問題一再拖后,到了今天終於走到了懸崖邊上。

民粹主義氾濫誤國害民
 
希臘債務危機產生的原因很多,但從根本上說,與希臘經濟增長乏力,政府的公共開支卻大手大腳有關。希臘的經濟在歐盟中本來就屬於末端水平,但希臘人享受著一般國家國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福利生活,比如每天的工作時間只有5個小時,年滿50歲就可以退休等等。不想通過勞動致富,只想過好逸惡勞的日子,這就是希臘國民的普遍心態,也是國家的病因所在。
 
照理說,希臘政府應當把其中的利害跟國民說清楚,并削減福利開支,以騰出更多的資金用於生產。但希臘的民粹主義力量非常強大,在選舉政治的作用下,政府只能圍著選民轉,否則就要下臺。政府唯一的辦法就是寅吃卯糧,舉債度日。結果,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導致「雪崩」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民粹主義不僅是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也導致了危機進一步加劇。歐盟提出的解困方案固然有缺陷,卻也是無奈之舉,且總體而言也是「最不壞」的方案。無奈希臘民眾卻不買帳,并通過選舉把實施緊縮政策的薩馬拉斯總理掀落馬下,把向選民做廉價承諾的齊普拉斯推上前臺,最終解困的路子越走越窄。
 
眼看著「國家破產」近在咫尺,希臘政府再次祭出了民粹牌。希臘議會28日凌晨通過一項議案,決定7月5日就國際債權人提出的協議草案舉行全民公決。這與其說是尊重民意,不如說是把責任甩給民眾。由於民眾普遍反對緊縮政策,公投結果極有可能是不接受歐盟的緊縮建議。而歐盟早就放風說不會再遷就希臘。雙方的博弈最終如何收場,現在難以預料。
 
希臘債務危機到了今天這一步,當然有歐盟制度設計中的原因,比如「大家庭規則」讓希臘產生了依賴心理。但從根本上說,問題還是出在希臘自己身上。「希臘現象」值得所有的政治家和政治學者深思:民主的確是個好東西,但一旦蛻化為民粹主義,其后果好比一個家庭把命運交給孩子,由於孩子的本性就是好吃貪玩,最終必然導致家庭一步步走向深淵。
 
香港商報評論員 余永勝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