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冒公安行騙勁增49倍 讹2679萬

2015-07-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區天海報道:電話騙案匪徒越見猖獗!警方在本年上半年接獲1300多宗電話騙案舉報,較去年同期上升近200宗,損失金額倍增至4600多萬元。警方昨日特別指出,過去經常出現的「猜猜我是誰」及「虛構綁架案」等行騙案手法,因已被廣泛報道,近半年已較少發生,有組織的騙徒改用「假冒內地官員」手法行騙,單是今年上半年已發生200宗,較去年同期的4宗大幅上升49倍,涉及金額近2700萬元,警方呼籲市民切勿輕易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

  致電訛稱速遞違禁品冒公安榨財

  警方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林焯豪表示,近日電話騙案的趨勢,反映騙徒改變了手法,先致電訛稱事主速遞違法物品,再假冒內地公安騙財,200名受害人累計損失達2679萬元。他指出,過去騙徒會致電給事主,稱他的戶口涉及洗黑錢,再進行行騙。在本年上半年,騙徒改變手法,警方接獲70宗「假冒內地公安」電話騙案。

  林SIR解釋新騙法指出,事主會接到假冒速遞公司的電話錄音,說其包裹有問題,並要求按鍵查詢,事主不虞有詐,按鍵後被轉駁至假冒內地執法人員的騙徒,稱事主寄出的包裹涉及罪行,要求事主到假冒的網站輸入個人銀行資料,部分網站更會顯示載有事主相片的虛假逮捕令及資產凍結令,令事主相信是被內地有關機構「通緝」,騙徒再透過互聯網或假扮警員收錢。

  網站顯示虛假逮捕令凍資令

  他說,假逮捕令上的相片與事主的回鄉證脗合,經調查後相信是事主曾到內地旅遊,個人資料不慎外洩,被騙徒以此資料致電行騙,不排除涉及內地一些有組織的詐騙集團。

  此外,本年另有3宗「混合騙案」,包括假冒公安及虛構綁架,騙徒致電事主指其郵包寄出銀行存摺,涉及嚴重罪行,必須接受調查,又恐嚇事主要存錢到內地戶口,以證明清白,騙徒同時要求事主,自行租住酒店房間,進行「自我隔離」一段時間,與外界中斷聯絡,聲稱是方便執法人員「調查」。期間騙徒則致電事主父親,訛稱事主被綁架,父親驚惶失措下,又無法接觸正在「自我隔離」的事主,故信以為真而受騙。

  警籲勿信陌生來電莫洩資料

  林SIR表示,本年6月成功偵破6宗假冒官員案件,涉及270萬元,暫時拘捕一名香港男子。由於大部分騙案電話均由鄰近香港的境外撥出,警方會與內地執法機關緊密聯繫,交流情報,從源頭打擊罪案。

  另外,商業罪案調查科曾俊傑總督察稱,警方會進行情報搜集及分析,將情報內容給予前線警務人員;另外會引用有組織及罪行條例,加重三分一刑期,以增阻嚇作用。警方呼籲市民,切勿輕信陌生來電,不可將個人資料及銀行戶口等資料給予他人;並強調內地公安是不會要求市民交保證金,速遞公司亦不會將市民的電話轉至公安機關,市民應時刻提高警覺,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警方查詢。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