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精神译丛”的精神

2015-07-21
来源:中国网

         一套囊括如海德格尔、康吉莱姆、阿尔都塞、巴里巴尔、朗西埃等思想家著作的丛书,西北大学出版社“精神译丛”,起名为“精神”,虽然强调“在汉语的国土上展望世界,致力于当代精神生活的反思、重建与再生产”,仍是有些令人费解。因为在这些作者和选题——莱布尼茨、孟德斯鸠、斯宾诺莎、病理学、例外状态——那里,都没有一般所说的“精神”,甚至整套书都是对各种“精神”话语的挑战。

  我们常说的“精神”,总意味着有一个本质,用阿尔都塞的话说:“从存在中一眼就直接读出本质”(朗西埃《词语的肉身》),比如说,某处有个对象(人、社会、历史、世界),里面有个精神核心。各种所谓“思想”都是对这个精神本质的认证,标出这个东西,声称是他发现的,对精神产权的渴望控制了相关从业人员们的心智,当然他们还要想尽办法证明这精神是“纯洁”、“自然”和不证自明的,对那些看不到这种纯洁性的人说,你很蠢。

词语的肉身.jpg

  很显然,“精神译丛”的选题批判了充斥于历史中的“精神”的“神圣家族”。如海德格尔对莱布尼茨哲学的“解构”是要说明“哲学的任何奠基都必须改变哲学本身。”哪怕如逻辑学这样“纯洁的”知识,对它的优先性的肯定往往是制造假象的诡辩和陈词滥调,“这种由教授们不停讲授的逻辑学并不能使听众感兴趣,它不仅从头到尾单调无聊,而且最终让听众不知所云”。(海德格尔《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不仅逻辑学,还有更常见的,更“本质”的那些说法,如“健康”,康吉莱姆用他博学辩证的分析指出,“对健康的可能的滥用,就是健康的一部分”(康吉莱姆《正常与病态》),因为“健康”在现代科学话语中不仅指“正常”,而且是“标准”,医学所设定的生命标准,当医生在诊断中说你的病是生活方式有问题时,当现代人痴迷于标准化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塑造时,“健康”的本质就是人造的,和化学制剂一样,没什么“自然而然”的光环。

正常与病态.jpg

  同时,对神秘精神的否定不能靠声明“它是错的”来完成,只说它是虚假、幻想和一厢情愿,没有论证上的说服力,对方会轻蔑的说你“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尽心下》),你是外行,你站在外部、外面说话,你不懂。所以,要形成有说服力的知识,必须有“深入敌后”的方法,在那些讲“精神”、说本质的大本营内部做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方法无非是“阅读”,阅读“那些本身就是事物的词语,那些不会骗人的希望。”(朗西埃《词语的肉身》)

  仔细看译丛的目录,会发现很多都与阿尔都塞有关,有作为思想源头的康吉莱姆、海德格尔,有作为思想继承人的巴里巴尔、阿甘本、朗西埃,但真正而唯一统一的地方是对“阅读”的关注,真正严肃的思想者都会像《阅读〈资本论〉》里的阅读一样去尽自己的本分,与形形色色“无辜的阅读”的斗争。这种阅读是与“纯洁的”精神作斗争的手段,通过阅读达到的“认识是一种实践,争取知识的斗争(也就是哲学)是一种政治实践”,哲学家的目标“不是酝酿或预言革命,而是去冒一个风险,即以他公开的全部视角去思考”(巴里巴尔《斯宾诺莎与政治》)。或者是一种“研读”,“这个用功研读的游戏是一条通道,让我们得以达到正义。”(阿甘本《例外状态》)读者们会看到,在莱布尼茨的逻辑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十九世纪的医学话语、法学的“例外状态”、巴尔扎克的小说里都有着可供阅读的斗争发挥作用的空间。

例外状态.jpg

  毛泽东有一段著名讲话,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说道:“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完全正面的意义上,“精神译丛”的“精神”应照此理解。这个理解并不迂远,因为这套丛书是“艰苦奋斗”的产物,既有译者们的勤谨耕耘,诚所谓在“汉语的国土上”使译文章妥句适,辞达理举;又有丛书编辑在内容选题、书籍设计、篇章安排上事无巨细的精心;更加之西北大学出版社在当前这种环境下难得的坚持与努力。简言之,“精神译丛”这面旗帜无非要插在一块理论阵地上,占据一个位置,以阅读为武器,和那些宣称自己公正平和、与世无争却满是私心偏见的“思想”斗争。(作者:霍炬)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