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央企如何融入“互联网+创业创新”

2015-07-28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近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布,“互联网+创业创新”纳入11个重点领域之首。在第四次创业浪潮来临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潮流背景下,央企利用互联网思维活化内部资源,突破企业自身发展局限,把业务及机制转化为“互联网+”经济的优势,将成为其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关键举措。

  “互联网+”呼唤央企创业创新

  2015年是国企改革逐步落地的一年,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国企改革下半年将进入全面加速期。同时,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一系列传统行业和商业模式面临着彻底改造甚至全面颠覆。外部的变化给央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员工薪酬待遇提升难、晋升空间狭窄,在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力促央企内部创新创业成为大势所趋。

  “互联网+”代表着未来,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社会形态变化的一种趋势,“互联网+创业创新”不仅是生产力的飞跃,更是生产要素、生产关系的重构,将为各行各业注入新能量,带来新手段、新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核心动力,也成为时代赋予个人发展机会的时代背景下,倒逼体量巨大的央企突破创业壁垒,试水内部创新。

  央企融入“互联网+‘双创’”

  面临哪些问题

  央企在工业化追赶阶段借助“二次创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存在忽略原始创新与关键领域及关键技术创新的问题,导致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不多,应用型科技成果整体转化率低,发明专利产业化少、科技成果闲置和科技资源浪费严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央企的科技创新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创能力仍薄弱,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零部件等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企业科技投入仍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快,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央企的创新基因存在先天缺陷,导致“创客精神”缺乏、企业家精神淡薄,受限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央企目前的“内部孵化”等创业政策多流于形式,创新的投融资平台未搭建,奖励计划未对员工提供相比自己出去创业更具优势的成本,内部孵化与外部创业型团队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出去的员工”难有作为。同时,地方出台的“国企员工创业可停薪留职三年”等创业政策被认为是“作为处理企业冗员的手段”、“利用国企的损失而帮助自己创业”、“停岗留职会扰乱企业的用人体系”等看法。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市场自组织功能受到抑制。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如各地出台的针对国企、高校、教职员工、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创新和创业优惠政策及奖励与当地央企衔接机制不通畅,导致有些扶持政策在央企内部难以发挥作用。目前央企已设立的“创新孵化基地”、“员工创新工作室”、“最小基层责任单元”等创新创业基地规模偏小,对整个组织的创新活力激发影响甚微。

  盘活机制,探索央企创业新模式

  对央企如何融入“互联网+创业创新”,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一、立足政策环境,把握创新浪潮

  根据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纲领性文件及移动互联网、工业4.0等新技术趋势,探索互联网与央企核心传统业务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及引导央企创业孵化项目入驻“双创”示范基地并制定出台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精神,围绕园区有关问题开展体制机制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引领示范;研究制定央企“‘互联网+创业创新’孵化制度”并推广;以国资委牵头设立“中央企业‘双创’孵化协调议事机构”,协调驻地央企与各地创业创新政策的衔接,培育“双创人才”,对创业人员给予政策倾斜,有效解决央企内部体制机制、党外人士组织建设及户口迁入、子女上学、住房、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使央企成为创新、创业试点示范的推动者与公共平台的支持者。

  二、用创新的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一带一路”引领央企“创业创新”新格局

  根据国资委《“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央企分支机构及有关产业在沿线国家分步现状,建立“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创新联盟”,共享信息及防止无序竞争。以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特区”为依托,抓住“千人计划”机遇,建立“一带一路”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探索专利、信息和品牌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发挥央企在经济、项目和机制上的优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

  三、以投资并购促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助大众创业

  一是通过投资并购小微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创业建立退出通道。央企通过投资并购巩固了行业地位,同时通过参股创新创业企业,实现了对新兴产业的布局;二是发展多种类型的创业平台,打造创新业务孵化平台,致力于成为“创新孵化器”。支持企业内外部创业者创业,增强企业活力;三是提供低价便利的创业创新基础设施。低价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创业企业的门槛,实现基层创业者的便捷化创业;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也将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创业机会。

  四、盘活体制机制,探索央企创业新模式

  首先立足优势及发展阶段,探索采用企业、员工、客户三方共赢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该模式本质由“经营哲学+经营会计+精益改善”三部分组成,发动员工“全员参与经营”,员工从知情者变成主动的创业者,在最大化连接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了自身价值;其次搭建“阿米巴”经营模式与“内部孵化”的双向沟通渠道及机制,实现创业从孵化、育成到蜕变过程中资金融通与人才培养全流通金融服务及融资到融智的“一站式”服务;第三是创新三大管理模式,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模式,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攻克关键技术;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模式,成立技术公司,待上市时科技人员持有技术股;以“实体经济+现代服务”的产业延伸,协同共赢创新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形成现上与线下互动的大营销体系。

  五、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业文化

  央企的创业激励政策,既要考虑风险的分担与兜底,也需要对创业者形成必要的压力与责任。具体而言,一是可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必要的体制和所有权改革,对现有的薪酬体系及晋升渠道进行再设计,改革央企技术人员主要依靠职务提升的单一晋升模式,拓宽技术条线晋升渠道;二是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内部创业,创业者须承担时过境迁的机会和成本,开展QC小组、职工创新工作室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立足岗位创新创业,激活人才效率。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