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楊書記可能要做一回堂吉訶德

2015-07-29
来源:香港商報

  五年前,老牌的四川長虹因涉嫌財務造假虛構巨額銷售收入而被實名舉報,其「舉報門」事件,一時名震江湖;不知是否與舉報有緣,五年后的今天,長虹集團再陷「舉報門」事件。27日,一份《關於長虹集團公司、長虹股份公司董事長趙勇涉嫌嚴重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公開報案書》在凱迪社區發布。此為長虹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學軍實名舉報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并向公安部、中國證監會公開報案。

  新「舉報門」事件在網上發酵,昨日舉報人楊學軍證實了網傳舉報信的真實性。而對於被舉報人,趙勇表示,「我們會發公告的。」其官方主管部門綿陽市國資委則表示,正按照流程處理。

  打破一團和氣

  到底董事長犯了啥事呢?據舉報人所稱,「2009年,就在液晶與等離子市場前景日趨明朗,等離子發展岌岌可危,業界巨頭已有索尼、東芝、富士通、飛利浦、先鋒、日立等先后淡出或放弃等離子市場,長虹首個等離子項目——綿陽虹歐等離子已逐漸成為公司拖累的情况下,趙勇濫用職權、違法決策,與安徽合肥有關方面簽署了合肥鑫昊等離子項目協作備忘錄,由此導致長虹公司數十億重大損失。」舉報內容是否屬實,有待官方調查。在真相查清之前,讓人感到寶貴的是其實名舉報。改革開放后,內地國企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成為世界500強者,也不斷增多,但國企的「一言堂的家長制治企」傳統,沒有一點的改變,哪怕是擁有所謂現代企業制度的股份制國企、上市國企,也逃不出這個窠臼。在國企的企業文化里,從來生長不出反對派。沒有反對派,沒有監督,就沒有清廉,所以國企的腐敗,除非不發作,只要一發作就是窩案串案。國企的高管層動輒塌方式的腐敗,與一團和氣的企業文化,與家天下的一言堂制度,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

  國企腐敗,是因為擁有絕對權力的方丈,缺乏內部制約的反對派,而上級的巡視,往往是隔靴搔癢。故此,像同為董監高的楊學軍實名舉報同僚,總算是為多少年來一團和氣的國企帶來了一點斗爭的氣息。但這種偶發性的勇敢者,缺乏制度的保障,最終只能走向英雄主義。約束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別於內耗的合理內斗,才是國企改革的方向,否則再怎麼玩資本重組的改革概念,都是換湯不換藥。

  劍指一個古老的問題

  另讓人感到寶貴的還有一點,就是楊學軍實名舉報內容的性質。以前國企發生的舉報案,跟社會其他各界一樣,大多是貪污受賄和生活腐化之類。但楊書記這次舉報的是濫用職權造成國資損失,這就很稀罕。

  一般來說按照國企規定,凡屬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簡稱「三重一大」)必須由領導班子集體作出決定。但在實踐中,「三重一大」決策會議主要由「一把手」主持,或「一把手」委託分管的領導主持,總之正如前述的由「老大」說了算,當然也有象徵性地徵求意見的時候。而且自從1949年以來,國企很少因為「造成國資損失」而坐牢的,更別說因為「濫用職權」而丟官的,相反那是辦事果斷,作風雷厲的企業家精神。全國上下那麼多拍腦袋工程,不都拍就拍了。正是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們很不看好楊學軍這一次的舉報效果。

  即使真的「濫用職權」,即便真的「造成國資數十億損失」,只要沒有往自己的口袋里裝,我們敢老於世故地說,董事長絕對沒事。這也許要令舉報者楊書記很失望,但你的舉報畢竟讓公眾輿論再次關注到了一個古老的問題,「造成國資損失」不負法律責任這幾乎就是一潜規則。建議楊書記不妨去書店找一本《堂吉訶德》再复習复習,也許從中能找到一點安慰。雖然不可能戰勝風車,但卻勇敢地挺著長矛向著風車刺去。書記,你就當做了一回堂吉訶德吧,雖敗,但不失風度。

  路人甲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