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在線旅游“價格戰”背后:10多家平臺当了炮灰

2015-07-30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樂琰

  4年間,隨著旅游業的升溫,越來越多的業者和資本流入在線旅游市場,以往十年難得一見的投融資舉措,如今就好像每天都在發生的常規事件一樣,甚至作為競爭對手的OTA(在線旅游代理商)之間都參股投資,比如攜程和藝龍成為了“一家人”,攜程又同時投資了途牛和同程,錦江系則入股驢媽媽。

  然而,正當讓人眼花繚亂的在線旅游商一片資本升溫時,大家似乎都忽略了鮮花背后還有一大批敗走者,并不是每一個OTA都能笑著走到最后的。

  記者近日深度調研后了解到,這幾年耗資數以億元計的在線旅游價格戰將不少中小型同業者逼向絕路,缺乏營銷資本者自然被淘汰出局,同時,所謂新型的OTA也存在模式痛點和客戶群規模過小等結癥。

  據市場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成立僅4~5年的旅游網站至少關閉了10多個,這些網站有些曾經輝煌,有些始終籍籍無名,有些則被收購后銷聲匿跡。

  2~4年“壽終正寢”

  公開資料顯示,一大批旅游網站成立于2011年或之后,可是4年間,10多家網站陸續關閉,包括旅付通、拒宅網、腳丫旅游網、找好玩、周五旅游網、徒步狗旅行、哪旅游網、果凍旅行、中國好導游、旅途求助、壹游出境網、步旅網等。

  仔細研究這些網站可以發現,這些網站大多成立于2011年至2013年期間,也就是說,它們的“壽命”僅僅只有2至4年。

  “在線旅游企業其實經歷了一個過程,從2000年左右,初步崛起了攜程和藝龍這類‘先驅者’,當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在線預訂,大多還依附于旅行社傳真來往的傳統方式。記得當時攜程的管理層去和酒店或旅行社談合作,可要在冷板凳上坐幾個小時呢!因為很多旅游業者認為鼠標預訂模式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之后攜程和藝龍、芒果等業者的快速發展不僅教育了市場,也讓在線旅游業抬頭,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在之后的數年內,約在2004年至2010年之間,涌現出了一大批各式各樣的OTA,比較有名的包括去哪兒、途牛、驢媽媽、同程等,此時OTA進入了比較輝煌的時代。”勁旅咨詢首席分析師魏長仁指出。

  然而“花無百日紅”,進入2011年之后,OTA市場已經不如以往,藝龍的業務板塊縮水且持續虧損、芒果網鮮少發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但是創業者的慣性依舊存在,上述10多家旅游網站就是在這個敏感時刻進入了市場,可惜等待它們的卻是殘酷的現實。

  “價格戰”下的犧牲品

  近兩年來,OTA之間為了爭奪客源,應對市場競爭而“價格戰”不斷。從一開始的小打小鬧,到酒店業者貼錢促銷,之后直接演變成由在線旅游商自己貼錢促銷,對折、送券還不夠,同程等甚至推出1元景區門票,而OTA的補貼費用從數百萬元飆升到數千萬元,之后直接變成數億元。從去年開始,數億元價格戰營銷費用已經成為“基本款”,財大氣粗的攜程一年就投入逾10億元進行“價格戰”,驢媽媽、途牛等進行持續融資“輸血”后再砸數億元進行“價格戰”。近期,剛獲得萬達注資的同程則直接發出千億元紅包促銷。

  “價格戰”的高額成本讓途牛、藝龍等業者巨額虧損,也讓一直盈利的攜程減少了利潤。

  “這些背后有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或者萬達之類巨頭支撐的在線旅游商都會因價格戰而虧損或大幅減少利潤,那么其他缺乏資金基礎的中小型旅游網站就更難以立足。對于這些中小型旅游網站而言,不促銷則失去市場份額,最終倒閉,但如果砸錢促銷,很可能因難以負荷成本而倒閉得更快。價格戰的確不健康,可是現在所有的業者幾乎都騎虎難下,你不做促銷,別家就會做,為了客源只能拼了。那么問題來了,沒有錢進行促銷的中小型業者就被大型業者擠出了市場。”一位曾在藝龍擔任管理層多年的資深人士透露。

  攜程一位高管向記者表示,價格戰得持續打,這就是一個“燒錢”的過程,最終就是看誰夠實力“燒”到最后,而在此過程中,必會淘汰一批缺乏資金實力的中小同業者。

  記者采訪諸多業內人士后了解到,上述已關閉的10多家旅游網站中,只有2~3家在業內還有些知曉度,大部分都缺乏品牌知名度。這就意味著這些企業幾乎沒有什么預算來打品牌,更談不上參與價格戰,這種情況下它們自然會喪失客源,最終關閉。

  模式與客戶群之痛

  當然,“價格戰”并非淘汰一批在線旅游商的唯一原因。細分領域業務模式的痛點和客戶群體的過小都加速了上述中小型旅游網站的敗走。

  “越來越多的OTA涌現出來之后,就面臨同質化競爭問題,為了更好地凸顯自己,與對手差異化,很多新創立的OTA都會切入一個特殊的細分市場,做專而不求做全。這種想法本身在邏輯上是成立的。可惜要精準定位并形成盈利模式太不容易了。”已經自主創業,還在摸索階段的一位攜程前管理人員坦言。

  記者注意到,在上述關閉的10多家在線旅游商中,幾乎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細分定位,比如拒宅網的功能是找伴兒出去玩;腳丫旅游網則是旅游線路的查找;周五旅游網是景區折扣門票;找好玩是周邊旅游服務。

  “這些特殊定位看著挺有概念,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都有模式痛點。比如找伴兒出去玩,這與很多社交平臺功能重復,如果僅僅是找伴兒根本就不需要拒宅網的存在。旅游線路的查找、周邊旅游服務等都可以用搜索引擎或攜程等替代,而周五旅游網的景區折扣門票更加是比不過同程和驢媽媽的強大攻勢。最關鍵的是,這些模式大多缺乏盈利點——找伴兒、線路查找、周邊游旅游服務等都是免費使用的,這讓企業幾乎無法實現利潤指標。”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有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如今優質的項目越來越少,這讓投資者有時候會盲目迅速介入投資,以往企業融資一次后可以維持18個月內不再融資,但如今即便企業的資金足夠,投資者也會盲目進行再一輪融資,因為投資者也有工作指標,大量的資金在企業創立前期就介入了。這種背景下,很多投資人只看短期的流量或創業故事,而等不及看利潤效益,因此不少根本沒有盈利點的項目都被注資了。投資者的夢想是,當這個企業的客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這個平臺應該會很賺錢。

  可惜,很多企業根本達不到規模就已經停業。

  “有些APP或網站都是短暫的流量暴漲,但實際上難以長久維持,有些企業可能拿到過一輪融資,但不出業績之下,第二輪融資就拿不到了,資金鏈斷裂后,當然倒閉。有些企業甚至還撐不到第一輪融資就結束了。為什么撐不到的原因很簡單,這些細分領域旅游網站中,有很多缺乏客戶群,他們的定位過于狹窄。比如步旅網,其定位僅僅是提供溫州地區的旅游信息和服務,如此細小的領域很難獲得客源,難以長期維系經營。”趙煥焱表示,到最后,只有那些背后有BAT、萬達、錦江系等“大佬”進行資金支持的在線旅游商才有資格在市場內爭取份額,但即便是這些大型OTA,最后他們是否會有被兼并整合,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