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亞洲經濟何去何從

2015-08-15
来源:香港商报

  昨日,港府發布最新經濟報告顯示,自2013年第一季起,香港貨物出口便開始放緩,2014年首季錄得零增長,之後更急挫下滑。本港一直以「貿易自由港」著稱,進出口貿易理應是增長動力,近年來卻一直拖累經濟。事實上,香港的遭遇只是整個亞洲區的縮影。

  出口:紛紛下挫

  一直以來,亞洲區經濟普遍依賴出口。自2000年末起,為擺脫東南亞金融危機陰影,包括中國臺灣、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在內的多個國家及地區紛紛制訂鼓勵出口政策。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歐元區及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進口需求持續不振。自2012年第二季始,進口需求就維持在零增長附近;2014年第三季後,需求更以雙位數速度急劇下滑,導致亞洲區出口量紛紛下挫。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出口下滑4.7%,韓國下跌7.2%,臺灣更錄得近10%的低位。

  貨幣:正在貶值

  由亞洲開發銀行提供的數據可見,若出口下降20%,將會拉低韓國國內生產總值1.24個百分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更達2個百分點。若現時趨勢持續下去,難以想像亞洲經濟體將何去何從。

  數據顯示,自2015年來,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幅度不斷加大。短期內,貨幣貶值也許對經濟有促進作用,但若貨幣貶值並沒有及時或者根本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造成惡化,國際收支效應將會失靈。

  關鍵:美國息口

  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1997年金融危機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韓國等經濟體貨幣貶值30%至70%,貶值幅度之大實屬罕見。然而,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卻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相反,由於貨幣貶值,導致國內物價不斷上漲,經濟狀況岌岌可危。

  亞幣自2014年轉弱,資金外流問題值得關注。數據顯示,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2014年均出現財政赤字,其中印尼和印度的經常帳結餘處於負增長狀態。這些國家自2008年到2014年的外匯儲備及外債均處於雙位數增長趨勢,馬來西亞外債增長更高達32%。如今,市場更預期美聯儲年內將加息,資金將加速流出上述經濟體。

  資金流向突變,新興市場經濟體資產市場便將出現更大調整,風險不容忽視。若美國加息步伐以緩慢方式進行,相信各經濟體尚能應付,但加息行動突如其來,便可能對亞洲乃至全球金融及宏觀經濟構成威脅,只希望屆時不會再來一次亞洲金融危機。香港商報記者 程澤杭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