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2014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4大“最”数据

2015-08-2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近日,《2014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简称“统计年报”)正式发布。本年度统计显示,在大经济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2年进入调整期后,2013年企稳略有回升,而让人期待的2014年随着大环境进入了“新常态”。以下总结在“新常态”下,2014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4个“最”数据。

一、拍品结构的市场份额之最:中国书画板块——市场主体性地位不可撼动

统计年报显示,2014年度,中国书画上拍346432件(套),成交153472件(套),成交额205.96亿元,占市场总额的65.29%,其市场主体性地位仍未受影响。而瓷玉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古籍碑帖、邮品钱币及其它门类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93%、6.03% 、1.63%、1.15%、4.97%。

\

\

从成交数量同比增长来看,中国书画成交 153472 件(套) ,相比2013年同比减少17861件。瓷玉杂项成交 72897 件(套),比2013年同比减少10172件.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 9635 件(套),比2013年同比减少2149件。古籍碑帖成交 22178 件(套),比2013年同比减少6513件。邮品钱币成交 40545 件(套),比2013年同比增长65件。同比2013年,各拍品门类中,成交数量增长最多的是其它门类其次是邮品钱币,而中国书画、瓷玉杂项等门类成交数量都有所减少。

近年来各门类拍品成交数量同比增长图 单位:件(套)
近年来各门类拍品成交数量同比增长图 单位:件(套)

从成交额同比增长来看,中国书画成交额为205.96亿元,占市场总额的65.29%。而瓷玉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古籍碑帖、邮品钱币及其它门类的成交额分别为:66.2亿元、19.01亿元、5.15亿元、3.63亿元、15.68亿元。同比2013年,中国书画成交额减少25.81亿元,瓷玉杂项减少3.14亿元,油画及当代艺术减少4.23亿元,古籍碑帖减少0.3亿元,邮品钱币减少0.66亿元,其它门类减少1.36亿元。相比较中国书画板块,瓷玉杂项板块扭转了近三年来市场份额下降的趋势。油画及当代艺术位列瓷玉杂项之后为6.03%,分别较上年减少 4.23 亿元和 0.08 个百分点。而其他板块市场份额较小,也均未出现巨大波动。

近年来各门类拍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图 单位:亿元
近年来各门类拍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图 单位:亿元

二、拍卖成交额之最:近现代书画占成交额绝对优势

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书画中,近现代书画成交额138.85亿元,占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67.42%,份额较上年提升了6.66个百分点;其次为古代书画和当代书画,成交额分别为34.36亿元、32.76亿元,占比分别为16.68%、15.90%,均有下降。可以说,中国书画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占市场主体性地位,而近现代书画又在中国书画中占成交总额的67.42%的绝对性份额。

2014年不同价格区间作品分布表
2014年不同价格区间作品分布表

我们从2014年不同价格区间作品分布表可以看出,在中国书画中,在1000万以上作品的成交共163件(套),近现代书画成交97件(套),份额占中国书画为59.51%。在100万以上作品的成交达到3316件(套),近现代书画成交2343件(套),份额占中国书画为70.65%。 

三、拍卖企业之最:在京大型拍卖企业成“寡头垄断”之势 老牌企业实力强劲

拍卖企业局部数据统计:2014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共计224件(套),成交额42.37亿元。224件(套)1000万元以上的成交拍品中,北京四家大型拍卖企业占绝对份额。

2014年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企业分布图(按件数)
2014年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企业分布图(按件数)

2014年度,224件(套)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分布在24家拍卖企业中(比2013年减少4家)。其中,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4家企业共占68.30%的绝对份额,数量分别为55件(套)、46件(套)、31件(套)、21件(套)。其余20家企业共计71件(套),占比31.70%。

1000企业分布 成交额
2014年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企业分布图(按成交额)

从成交额上看,上述4家企业在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占68.73%的份额,分别为10.95亿元、8.69亿元、6.32亿元、3.17亿元。其余20家企业成交额共计13.25亿元,占比31.27%。

拍卖企业拍卖实收款统计:2014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但有集中化趋势。按截至填报日(2015.5.15)的实收拍品款计算,排名前10%的企业(40家),实收拍品款合计148.60亿元,占整个市场86.32%的份额,其中,排名前5名企业(分别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北京匡时、北京翰海)实收拍品款98.46亿元,所占市场份额为57.19%。

2014年度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实收拍品款前十位及其结算进度排名
2014年度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实收拍品款前二十位及其结算进度排名

拍卖企业纳税情况统计:2014年度,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共纳税10.01亿元,按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营业税额排名,前20位企业税额共计0.72亿元,行业贡献率为75.79%;在这前20名中,北京地区占10席,长三角地区占8席,珠三角地区占2席。按企业所得税排名(仅限专业性文物拍卖企业),前20位企业税额共计2.70亿元,行业贡献率为81.08%。按各类纳税总额排名(仅限专业性文物拍卖企业),前20位企业税额共计8.11亿元,行业贡献率为81.02%。

企业总纳税 ( 含营业税及附加、增值税、所得税、代扣代缴等 )
企业总纳税 ( 含营业税及附加、增值税、所得税、代扣代缴等 )
(此项排名仅限于以文物艺术品拍卖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拍卖企业各项运营指标综合排名统计:2014年,2014年13家文物拍卖企业各项运营指标综合排名为:西泠印社、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中国嘉德、广东崇正、上海泓盛、北京翰海、北京保利、荣宝斋(上海)、北京匡时、北京荣宝、广州华艺国际、北京华辰。北京地区占7家。

2014年市场竞争份额图
2014年市场竞争份额图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地区仍然占拍卖市场主导地位,上海后来居上,但还无法与北京地区相抗衡,然而发展潜力较大。北京地区中,拍卖前十的拍卖企业占据拍卖市场很大份额,成“寡头垄断”之势,而这也继续加固了北京地区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的“风向标”地位。

四、区域运营质量之最:珠三角地区运营状况最佳——成交率、盈利面均位列第一

在各区域的行业发展运营质量方面的比较,本《统计年报》分别从市场增长能力、成交率、结算进度、佣金比例、主营业务利润率、盈利面以及劳动效率等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这7个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表现最佳,成交率、盈利面均位列第一。

2014年度各区域市场运营质量指标比较
2014年度各区域市场运营质量指标比较

京津地区:从各项运营质量指标看,首先,因为全国成交额排名靠前的大部分企业均集中在北京,固然在佣金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劳动效率上拉动了京津的整体水平,使之排名第一。但作为市场集中的区域,其在本年度内的增长能力却不如其他区域,下滑幅度达18.57%,直接导致全国成交额下调10.11%。此外,京津地区由于拍卖成本较高,大多数企业入不敷出,盈利面仅为28.96%,即在145家企业中仅有42家企业盈利,比上年减少了13家。

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在年度内因一些新秀企业蒸蒸日上,整体提升明显,出现逆势增长,增长幅度达13.65%;并且在结算率方面达到了59.38%,位列第一;成交率和劳动效率位列第二,分别为48.31%、51.97万/人/年。但主营业务利润和盈利面一般,尤其是江苏地区,全省企业亏损1910万元。

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市场在本年度内表现尤佳,虽成交额有一定的减少,但成交率、盈利面均位列第一,特别是盈利面达到了45.00%。与此同时,结算进度、佣金比例、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现也较为突出,分别为56.40%、15.75%和45.00%。

其它地区:国内其它地区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致的区域特点。年度增长速度和盈利面依然表现突出,达19.62和43.30%,但成交率、结算进度、佣金比例、主营业务利润率、劳动效率等五个项目均位列末位,远低于其它地方。

2014年度各区域市场运营质量指标综合排名
2014年度各区域市场运营质量指标综合排名

综合排名:如按各项指标的排名加总,综合排比各区域的运营状况,珠三角地区位列第一,长三角地区位列第二,京津地区位列第三,国内其它地区位列第四。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