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19鋼企中報凈利下滑 酒鋼預虧15.5億

2015-08-2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隨著2015年鋼鐵業上市公司半年報次第披露,鋼鐵行業的具體業績愈加明晰。

  隨著2015年鋼鐵業上市公司半年報次第披露,鋼鐵行業的具體業績愈加明晰。

  截至8月19日,A股33家上市鋼企中已有22家發布了2015年半年報及業績盈虧預測報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發現,其中有19家凈利潤下滑,占比高達86%。僅大冶特鋼(000708.SZ)、撫順特鋼(600399.SH)及金洲管道(002443.SZ)3家企業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在22家上市公司中,包括首鋼股份(000959.SZ)、酒鋼宏興(600307.SH)在內的上市公司顯示出業績虧損,虧損比例將近六成。

  8月13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盡管粗鋼產量20年來首次下降,鋼材出口大幅度增長,但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嚴重,且企業之間出現明顯分化。

  今年前6個月,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營收共計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盡管利潤總額實現16.4億元,但在主營業務板塊虧損額總計為216.8億元,增虧167.68億;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企業總數的42.6%。

  “需求低迷、產量下降、價格低位運行、環保加壓、整體虧損已經成為目前鋼鐵行業的整體寫照。”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上市鋼企整體顯虧損:僅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撫順特鋼表現最佳

  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顯示,鋼鐵行業提高自身競爭力,行業去產能過剩的壓力仍然嚴重。

  從虧損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行業形勢差于去年。7月24日,酒鋼宏興公告預測201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虧損3.22億元,為截至8月19日所披露的虧損最多的上市鋼企。柳鋼股份(601003.SH)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虧損6.32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約2億元。首鋼股份(000959.SZ)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虧損2億元~3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0.0936億元(非同一口徑)。

  “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下游行業需求持續低迷,鋼鐵行業融資難問題突出,鋼價持續低迷,新環保法的實施也給鋼鐵行業帶來新的環保壓力。這樣的狀況使得鋼鐵企業虧損嚴重。”王國清表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僅有3家企業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

  撫順特鋼(600399.SH)表現亮眼,其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803.32%,每股收益0.2158元。撫順特鋼表示,特殊鋼行業和外部市場需求低迷,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創新、資本運作等方面繼續取得進展,從而使毛利率大幅上升,使得業績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大幅增長。

  大冶特鋼緊隨其后,8月17日,公司發布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5.42%。 然而,因銷售價格下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5億元,同比下降20.02%,大冶特鋼表示,國內鋼鐵行業產能依然嚴重過剩,行業復蘇依然乏力,效益下行壓力很大,特鋼市場持續低迷。由于公司成本下降較快,使得業績在營收減少的情況下增長。

  金洲管道(002443.SZ)業績略增,在停牌近兩個月之久后,7月12日金洲管道發布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446.76萬元,同比增長31.20%。

  截至8月19日,仍有許多行業巨頭未公布中期報告及盈虧預測報告,其中包括寶鋼股份(600019.SH)、凌鋼股份(600231.SH)、南鋼股份(600282.SH)、新鋼股份(600782.SH)、南鋼股份(600282.SH)等大型鋼鐵企業。

  天災人禍并發:需求不足;酒鋼、寶鋼、武鋼高管又接連被查

  在整個鋼鐵行業陷入寒冬的大背景下,不少企業也陷入不同困境。

  以目前虧損最多的酒鋼宏興為例,酒鋼宏興方面分析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稱:在報告期內,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鋼鐵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鋼鐵市場持續低迷,鋼材價格大幅下滑,導致201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虧損。

  對酒鋼宏興而言,大股東的負面消息也不利于其扭虧。5月7日,來自甘肅省紀委的消息稱,酒泉鋼鐵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馮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馮杰也成為繼寶鋼集團副總經理崔健、武鋼股份副總經理孫文東落馬后鋼鐵行業又一位落馬的企業負責人。

  寶鋼集團旗下八一鋼鐵 (600581.SH)8月1日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南疆鋼鐵自7月31日起正式進入“階段式”停產。公告顯示,“為緩解區域供需矛盾,消化企業庫存,旗下全資子公司新疆八鋼南疆鋼鐵拜城有限公司自7月31日起階段性停產。待鋼材市場需求有所好轉之后,擇機恢復生產。”

  此外,7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亦令鋼鐵行業面臨著全新的、更加嚴格的環保執法環境。有券商研報指出,作為典型的耗能和排放大戶,如今,鋼鐵行業“三低一高”即低增長、低價格、低效益、高壓力的特征凸顯。

  大型重組或上演:障礙在于跨所有制之間的實質性重組

  化解產能過剩是大勢所趨,除了自身轉型,重組被視為鋼鐵行業提高競爭力、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那么,鋼鐵行業重組需要具備哪幾個必要條件?目前是否具備?

  眾所周知,鋼鐵行業產能較為分散,國企產能約占一半,因此鋼企兼并重組一直是行業的熱點話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朱繼民稱,鋼企重組很難,但還要推進,否則行業很難走出困境,“十三五”鋼鐵行業要進行大型結構性重組。

  與此同時,4月以來,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等影響公司經營的重大事項,包括首鋼股份、河北鋼鐵(000709.SZ)、重慶鋼鐵(601005.SH)、沙鋼股份(002075.SZ)及新興鑄管(000778.SZ)在內的數家陸續公司進入停牌期,迄今仍未復牌。

  “鋼鐵行業重組的核心是股權結構調整和經營利益的再分配,這也是后序進行資產重組、業務流程再造的必備前提條件。”王國清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指出,然而,多數民營鋼鐵企業更傾向于維持本企業經營上的獨立性,其核心是不放棄控股權和經營權,參與重組的各企業資本主導權、運營主導權依然在原有股東手中。鋼企重組的難點在于跨所有制、跨區域重組,目前國企間跨區域重組取得一定的效果,將來重組的障礙也將是跨所有制之間的實質性重組。

  而在近4個月的停牌及北京市委巡視組的一輪專項巡視后,首鋼總公司終于正式公布了重組預案。

  8月3日晚,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鋼股份”)公布資產重組預案,將引入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股權,以資產置換方式提升其綜合競爭力。資產重組預案稱,首鋼股份將以持有的貴州投資100%股權(評估作價5.37億元)與首鋼總公司持有的京唐鋼鐵51%股權(評估作價102.55億元)進行置換。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