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0

手機回收產業鏈湧入正規軍會怎樣?

2015-08-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貴嶼,這座曾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的小鎮,幾年前因電子垃圾飽受汙染之苦而見諸報端,引發社會關注。幾年過去了,貴嶼再次屢被提起,卻是在各大手機廠商的發布會上。

  以魅族、華為為代表的手機廠商正展開一場以環保為名義的“以舊換新”計劃。南都記者提前獲悉,今日(26日)360奇酷手機也將宣布“以舊換新”計劃。

  讓這些“正規軍”如此覬覦的蛋糕,究竟是開環保之門,還是另有意圖?南都記者采訪獲悉,在當下用戶意識不強、環保政策不夠細化的情況下,環保的產業鏈條憑廠商一己之力難以撬動。而大多手機廠商更意在提前布局“二手手機”這一市場,手機紅海競爭或將波及至二手市場。不過這一市場的爭奪,遠非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這么簡單。

  環保產業鏈阻力太多

  香港新界的粉嶺,一個“看上去並不高科技”的廠房裏異常悶熱,幾台“其貌不揚”的大型機器擺在中央。這是一家做手機回收業務的環保企業,而且隸屬香港處理量最大的環保企業。

  通過這幾台機器,就可以完成一部手機從“驗收”、“拆解”、“打孔清數據”再到“粉碎”的過程,不過這不包括後期對金屬碎粒的熔爐和提煉環節。

  看上去略簡陋的廠房和機器,據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介紹:“蘋果品牌手機的回收也曾是由這個工廠完成。”

  不過現在這個工廠是魅族m Cycle的合作方。按照魅族對廢舊手機處理的描述,一般會經過“工廠再處理→循環利用→社會化再利用”的循環回收模式。這也是魅族M cycle計劃的環節之一,並喊出了“為手機負責到底”的口號。李楠在接受采訪時反複強調“環保”和“責任”。

  但李楠同時也向南都記者坦言:“我們並沒有能力處理完手機回收產業鏈的所有問題,但我們盡力制造一種輿論環境。”

  李楠的這種無奈,從市場教育以及政策支持上都不無原因。

  首先,中國一年銷售四億多部手機,但實際上回收的比例低得可憐。李楠以粉領這個工廠舉例稱:“看起來這么小的工廠甚至超越了現在整個行業回收手機的能力。”按照一位在美國和新加坡都有環保經驗的業內人士判斷:“從用戶角度來看,可能要從95後、00後來培養這種意識。”

  其次,政策上的支持並不明朗,甚至有手機回收圈的業內人士稱:“受制於環保等因素的影響,這部分未來的門檻會越來越高。”可以比照的是,包括日本在內不少國家政策及補貼相對到位。早在五年前,日本的經濟產業省便在預算中撥出5億日元用於支持廢舊手機的回收,全年回收手機600萬部,日本人還把電子類廢棄物叫做“都市礦山”。

  盡管國內的現實如此,但按照魅族的說法,他們希望能夠充當“喚醒者”的角色。

  手機市場競爭已蔓延至二手市場

  與其說喚醒者,不說更實在地講,手機廠商們意在提前布局手機回收市場。因為手機紅海的競爭正在漸漸蔓延至二手手機市場品牌的打造和話語權的爭奪。

  先是7月底魅族宣布以舊換新,後來華為、榮耀等相繼跟進。南都記者提前獲悉,在今日(26日)360奇酷手機的發布會上或將透露奇酷的以舊換新計劃。而早在幾個月前,蘋果宣布了以舊換新的計劃。

  昨日仍在撕戰中的手機廠商,今日忽然都講環保了。這葫蘆裏賣的什么藥?

  回答這個問題前,可以看看“手機回收”的兩種方式。一是對於那些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手機將進入上述香港粉嶺等同類型的工廠,完成“火化”和“再生”,而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上所述。第二種方式則是巨大利潤的二手市場,相比第一種方式的複雜產業鏈,顯然這個市場是不少廠商所覬覦的。

  奇虎360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約50%的用戶換手機時間為18個月,有20%的用戶一年之內必須換手機。這種情況下,用戶手裏的廢舊手機越來越多。而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中高端智能手機,由此迅速催生出一個數千億規模的二手手機市場。

  不過二手市場並不新鮮。人人易CEO許澤權一直在關注並創業手機回收領域。據他介紹,過去回收商常常以低價回收,通過翻新再統一將貨源發至二手集散地,比如北京的中關村和深圳的華強北等。在這裏,有部分貨源被銷往了一些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在層層回購和銷售中,渠道商賺得差價。他說:“利潤相對比較高。”

  而現在這個市場湧入了一批“正規軍”。

  手機廠商是重要的一批力量。南都記者采訪廠商以及業內人士獲悉,這些手機廠商最終目的無外乎三個:一是規范自身品牌的二手市場,同時還能降低成本;二是搶占二手手機市場的品牌優勢;三是最終為了圈更多用戶進行二次購買,轉化用戶。也就是說,手機市場的競爭也在蔓延至二手手機市場。

  創業公司模式優於廠商?

  除了現有或即將發力的手機廠商外,還有一類企業不容小覷。這便是手機等電子產品回收的創業公司。以“愛回收”為例,日前宣布完成了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跟投方包括了京東等電商流量平台。

  從公司體量和渠道上看這類公司似乎並不及手機廠商公司的優勢。但不容忽視的是,在互聯網的國度,各行各業的創新都是來自於邊緣和邊界,這也是《連線》雜志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的一個經典觀點。用在這個行業並不為過。

  南都記者采訪了不少一線參與手機回收的人士,在他們看來,目前最好的模式恰恰是這類創業公司。

  他們的玩法是在北上廣深四地的核心商業中心建設服務站,提供手機回收和以舊換新服務,並以此服務站為中心支持周圍3-5公裏的上門現金回收服務。線上則通過官網、微信服務號等獲得大量用戶,提供基於問卷形式的在線報價,並將用戶優先引導到附近的線下服務站進行交易,實現線上向線下的導流。

  許澤權說:“目前來看線上線下結合,采取直營模式是最適合二手手機市場的。直營店確保體驗,在線下來更好地進行推廣和市場培育。目前不少手機廠商如果只做線上的話,其實優勢並不大,原有品牌的用戶反倒容易被這些新型的互聯網公司搶走。”

  不過對於采取加盟代理的模式,比如360以舊換新計劃等,業內人士認為還值得商榷。許澤權認為:“加盟代理難以管控,服務參差不齊,對用戶體驗以及品牌都會是一種損害。”

  線上與線下結合點,也讓魅族注意到了。李楠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我們會通過上門服務去做這件事,接下來會想辦法進門店。門店可以解決收的問題,但解決不了評估的問題,這個東西我們在想辦法,這是下一步的事情。”

  南都記者了解到,早在幾年前,美國便有公司研究出手機的A T M機。可自主在機器前完成手機的檢測和評估,給予報價。這塊技術支持或可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在期待小米“以舊換新”計劃的玩法。

  蘋果為鑒“做量”不易

  面對二手手機市場,對於創業公司或者手機廠商來說,至今都還沒有一家獨大的品牌。所以盡快做量(做二手手機的體量),進而打響品牌在手機市場中的地位,幾乎成了所有這個市場參與者的目標。

  以魅族為例,李楠對南都記者表示:“不管是二手手機市場還是手機進廠熔爐提煉,以現在的量遠遠不足以支撐回收體系的運轉。以後端產業鏈為例,必須得把回收的體量拉上來。當看到那個工廠7×24小時在運轉的時候,這個行業才能健康地發展。日本等國家都有成功的盈利經驗。”

  不過,從前輩的經驗來看,拼量似乎並不那么盡如人意。

  此前蘋果推出了以舊換新計劃,引發關注。南都記者曾率先報道了蘋果回收價格。但這個低廉的回收價格讓不少用戶失望。比如,一部iPhone4蘋果官方收購價只有250元,讓人直喊“摳門”。

  日前記者再次采訪回收廠商的一線人士,他們表示:“蘋果推出這個計劃後,回收量其實並不大,表現就是供應量完全達不到需求。”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價格太低。

  許澤權向南都記者分析原因:“二手市場在不斷地教育和培育,用戶對手機的常識越來越多。而且關注這個市場的用戶更多是價格敏感型的。蘋果有品牌的支撐尚且如此,那其他品牌,尤其是那些低端機廠商,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亦有業內人士建議:“要么找幾個回收公司合作,要么增加服務。”

  做量,也是拿到融資的創業公司的做法,而他們的底氣則是背靠資本,用互聯網燒錢補貼的玩法。

  “愛回收”此前曾表示:“C輪之前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將每個月的淨虧損控制在30萬美金以內,這樣我們就是安全的。C輪之後的淨虧損會控制在大約50萬-60萬美金,我們也認為是安全的。”

  那么問題來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去不去跟這些企業拼資本燒錢?這是當前繞不開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會直接影響他們在二手市場中的地位。

  本版采寫:南都記者 魯浩

  (實習生方燦對此文亦有貢獻)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