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收復南海諸島 抗戰勝利後中國捍衛主權之舉

2015-09-21
来源:香港商報
  最近幾年,南海問題矛盾升級,國際上頻頻傳來一些不友好的聲音,質疑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歷史的事實到底如何?近日,南京大學特聘教授陳謙平做客深圳越眾歷史影像館,以《抗戰勝利與中國收復南海主權》為主題,真實再現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復南海主權的過程,追溯歷史,還原真相。香港商報記者 林濤 陳柳燕
 
  陳教授表示,中國對南海行
 
  使主權研究很多、考證很遠,至少從漢代以來就有確切的證據,更可以從近、現代史中梳理事實,尋找到來龍去脈。「中國在抗戰勝利后收復對南海的主權,是基於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世界四強之一。是中國毋庸置疑的權利。」
 
  清末民國 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努力
 
  南海主權問題主要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個部分。晚清以前,這四個群島同中國的關系有不同變化,清末民國時期,中國政府努力維護南海主權,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其它國家并沒有提出質疑。但這期間,日本人曾插上一腳。
 
  據史料記載,1907年廣東水師提督薩鎮冰派飛鷹艦管帶黃鐘英率艦兩艘前往東沙群島勘察,證實「該島上昔有我國漁民所居住,并建有天后廟、大王廟;常年住島者,有新泗和漁船船主梁應元,率有我國漁戶、漁船捕魚為業。」
 
  同年8月11日,日本商人西澤吉次乘「四國丸」輪船登島,「樹立日旗,建築宿舍,開采鳥糞」,更將其命名為「西澤島」。他的主要目的是攫取島上的鳥糞資源,而非侵占該島,高峰時曾有100多人在島上活動。
 
 
  時任兩江總督
 
  端方聞訊后立即致電外務部,指出「東沙確屬我國」。交涉過程中,當時的日本駐華領事承認東沙島并不屬於日本。后經過反復據理交涉,1909年10月11日,兩國最終確定「收回東沙條款」,「東沙島從此正式歸於中國管轄」。
 
  1926年,廣東省政府投資20萬元,在島上建立氣象情報臺、燈塔等設施,還設置了可與近海船舶以及越南、香港、廣州、海南島等地聯絡的小型電臺。
 
  西沙 鄭和下西洋的基地
 
  至於西沙群島,從明以來中國政府對西沙就擁有主權,鄭和七下西洋,基本上船隊每次到西沙設制,派員駐守島上,提供淡水、食物,作為遭遇暴風雨的避風港,永樂至宣德年間是正式劃為中國的版圖,島上考古發現了當時的錢幣。實際上,在更早的年代,西沙在中國的典籍中有各種名稱,「千里長沙」、「萬里石床」等。西方的文獻普遍采用「Chienli Rocks」,Chienl就是「千里石塘」的英譯。
 
  中國在漢代便發現南沙群島,《南國異物誌》等書中均有記載,元代時已歸中國管轄,《元史》地理誌、《元代疆域圖敘》記載的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清代時,其已被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1933年法國出版的《世界著名之殖民小島--中國海的小島嶼》中更有詳細記錄:「九島之中,惟有華人(海南人)居住,并無其他國人。羅灣島(今南鑰島)上有華人所留之神座、茅屋、水井。」這是中國人在南沙群島世代居住的鐵證。
 
  國民政府劃定南海疆域線
 
  歷史上,雖有日本染指南沙群島,也有法國占領中國南海「九小島」事件。但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於1935年出版《中國南海各島嶼圖》,首次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附近的曾母灘(1947年更名為曾母暗沙),并第一次將南海諸島明確地分成: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
 
  陳教授告訴我們,1936年白眉初編繪的《中華建設新圖》,獲準收錄《中國南海各島嶼圖》。圖中便標有這四個島,并在其周圍用國界線標明,以示南海諸島同屬中國版圖。這就是中國地圖上最早出現的南海疆域線,即今日中國南海地圖上U形斷續線的雛形。
 
  日本戰時侵占南海諸島
 
  全面抗戰爆發后,法國趁火打劫,於1938年7月派兵占領西沙群島。中國外交部指令駐法大使顧維鈞向法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日本外務省發言人當即表示:「安南警察登上的西沙群島,『我們承認是屬於中國領土』」。
 
  1939年,日軍占領海南島,旋即占據西沙和南沙群島,將島上法國人及其戶傭人員全部驅離,并將西沙和南沙合併為新南群島,隸屬於高雄州高雄市管轄。日占時期,南沙群島成為日軍向東南亞侵犯的前進基地,日軍在島上修建了潛艇基地、飛機場、電臺、氣象臺等軍事設施。
 
 
  戰后 中國主權得到各國承認
 
  二戰中,日本占領南海諸島,嚴重破壞了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戰爭后期,在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確立戰后國際秩序的會議和公告中,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得到各國的承認和尊重。日本戰敗,中國收回并宣示了對南海的主權。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竭力主張讓中國在戰后世界和平中扮演大國的角色。1943年《莫斯科宣言》簽訂,中國成為四強之一,1943年10月30日,簽署的四強宣言指出:「已將中國提高與英、美、蘇同處於領導世界政治地位」。陳教授表示,「中國在戰后收復南海的主權是伴著中國戰勝日本順理成章而享有的權利。」
 
  同年11月召開的開羅會議,是中國、美國、英國和蘇聯四強的首腦會議,主要議題是對日宣戰。資料顯示,1943年11月23日晚7時30分,蔣介石同羅斯福的會談一直持續到夜里10時30分。隨后,蔣介石又同羅斯福就戰后亞太國際新秩序進行了三次會談。其中包括「中國國際地位問題」,也包括了「中國收回失地問題」,雙方一致同意「日本攫取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四省與臺灣、澎湖群島應該歸還中國」。最終,12月1日發表的《開羅宣言》指出「在剝奪日本自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此宣言得到蘇聯認同,中國作為戰勝國,依約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和南海諸島,確定了中華民國新的版圖。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聯合國和同盟國賦予中國的權利。
 
  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的《國際法》依據
 
  根據一般國際法則,領土之取得約有下列數種方式:先占(Occupation)、征服(Conquest)、轉移(Transfer)、附添(Accre-tion)、失效(Prescription)。中國系以先占方式取得南海諸島之領土主權。國際法認為「占有」(Possession)與「設治」(Administra-tion)為構成先占之二主要條件。占有須在領土上有實際之「定居」,并具有取得該地主權之意思;此項意思通常以升旗或布告表示之。
 
  1921年8月22日,法國總理兼外長白里安承認:「對於中國政府自1909年已確立自己的主權(指李準巡視西沙群島),我們現在對這些島嶼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
 
 
  南海斷續線(11段線)的劃定
 
  1947年起,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司長傅角今組織召開了一系列關於西、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會議,為此后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內政部方域司印制的《南海諸島位置圖》,成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
 
  一、用十一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這是中國維護海洋領土的重要法理依據。
 
  二、對南海諸島各島群名稱作了調整:將「團沙群島」改名「南沙群島」,原「南沙群島」改名「中沙群島」,并在其四周標定了一條由11根斷續線組成的U形線。
 
  三、再次明確中國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將「曾母灘」改名為「曾母暗沙」,并包含在中國海疆線之內。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