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沃爾瑪被指因人民幣貶值壓價供應商

2015-09-28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零售商與供應商始終是一對既要互相依存又互相敵對的商場“冤家”。日前,有境外媒體報道稱,沃爾瑪近期向超過1萬家中國商品供應商提出降價要求,而理由是人民幣貶值。

  沃爾瑪方面表示,對此不予置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9月27日從知情者和接近人士處獲悉,沃爾瑪的中國區采購原本比較分散,各個區域的采購價格并不統一,如今經過整合則全國統一采購,會被匯率波動影響到的是部分中國供應商的出口商品。業界認為,零供矛盾的背后是零售商利潤走低后或將壓力轉嫁給供應商,供應商難以承受則進行反抗的博弈過程。

  巨頭被指要求部分供應商降價

  根據相關消息稱,沃爾瑪要求部分中國供應商在包括家具、服裝、化妝品和玩具等商品上減價2%~6%。境外媒體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沃爾瑪給出的理由是供應商應該讓渡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成本節約,這樣沃爾瑪才能實現“每日低價”的目標。有供應商將與沃爾瑪談判,以求降低減價的幅度。

  據悉,今年8月,中國央行[微博]實施匯率改革,并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人民幣今年已貶值2.9%,以美元購買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更為便宜。對此,許多國外企業,如玩具反斗城、家得寶也均表示就人民幣貶值,要修改與供應商此前簽訂的合約條款。但是沃爾瑪此舉遭到部分供應商反對,他們表示將抵制這一要求,認為新的條款將增加成本,無法提供所謂低價產品。

  有知情者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沃爾瑪中國區原本的采購架構是各個區域會有各自的采購權限,因此即便是同一種商品在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采購價格,之后為了統一管理,沃爾瑪中國區已經做了調整,集權化統一采購。如今,沃爾瑪在華的采購分為內、外兩種,前者是從中國供應商處統一采購后主要供貨中國區域的門店,而后者則是獨立的國際采購部門,其向中國供應商統一采購后將貨品出口到海外市場。因此匯率波動并不會影響到前者,但是會影響到國際采購部的業務。

  “所以,如果的確有要求調價的事情,基本是針對國際采購業務的,因為國際采購業務都是按照美元計算,此前簽訂的合約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可能對于沃爾瑪國際采購的成本不利,因此為了節約成本,所以可能要求部分涉及相關業務的供應商降價。”有接近人士透露。

  隨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聯系數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大多表示暫時并沒有收到沃爾瑪的調價通知,不過他們聽說業內有些同業者收到過調價通知。有一位長三角地區的供應商向媒體透露,早在今年4月,就有中國供應商收到了沃爾瑪要求壓低價格的通知,沃爾瑪給出的理由是,要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價格是必要策略。

  對于被指責向超過1萬家中國商品供應商提出降價要求的說法,沃爾瑪中國區表示不予置評,暫時也沒有相關聲明。

  零供博弈各為利益

  “其實零售商提出調價在業內根本不算新鮮事兒,很多零售商都會做同類事情。這是一個利益博弈的過程。”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供應商告訴記者。

  公開數據顯示,沃爾瑪在中國的采購額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中國已成為其全球供應鏈中最大的供應國之一。同時,隨著農民直采業務的逐步推廣,TESCO、家樂福和麥德龍等在華的采購量也越來越大。

  “你要知道,零售業是非常薄利的,毛利率可能僅僅10%多,凈利潤率可能不到5%,大家依靠的都是薄利多銷,所以量非常重要,大家都看到這幾年外資零售商在華的采購量越來越大,首先這當然是商機,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只要采購價格波動哪怕1%,都會對總價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涉及的貨量太大了。所以零售商和供應商雙方對于價格的波動都非常敏感。”上述大型供應商坦言。

  諸多供應商反映,每年供應商都與沃爾瑪、家樂福等簽訂購銷合同,通常是一年一簽,按理論而言在一年內是不能隨意變動采購價格的。但是作為強勢方的零售商會根據市場銷售或其他情況臨時來要求供應商調整采購價格,因供應商弱勢,通常零售商的調價都會“得逞”。

  有一名在知名外資零售企業工作多年的管理者透露,現在零售商價格戰非常厲害,沃爾瑪強調天天低價,TESCO則一度標榜自己的商品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是最低價,其還歡迎大家掃碼比價。“如此激烈的價格戰之下,零售商只有壓低供應商進貨價才能獲利,要知道零售商也很薄利,光靠賣貨的差價凈利潤率可能也只有5%不到,因此零售商就會拼命壓價供應商,同時向供應商收取各類費用,甚至還做起了二房東收取租金來補貼收益。”

  長期經營食品生意的供應商王麟(化名)告訴記者,每年賣場向他收取的堆頭費、條碼費、節慶費、倉儲費等各類費用總價可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可是他為了鋪銷售渠道,不得不向零售商“低頭”交費。

  此外,類似沃爾瑪統一采購之前的分散式采購模式,還會令部分供應商為了搶奪生意而自己主動向賣場的區域采購者降低進貨價,這又進一步擾亂了采購價格體系,加大供應商整體的盈利壓力。

  “說到底,零售商需要更低的采購價和更多的進場費,而供應商希望更高的采購價和更少的進場費,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就看誰更強勢,如果雙方談得攏則可以繼續合作,如果談判破裂則難以合作,零供矛盾也會加劇。這是一個不健康的商業循環,這不是商業本質的東西。要知道,海外零售市場的價格管理和違規處罰很嚴格,契約精神也非常好,可惜中國零售市場缺乏嚴格的相關處罰和誠信度,要改變現狀且回歸商業本質并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坦言。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