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習近平出國時,還惦記這幾個人

2015-09-30
来源:政知圈

  撰文|桂田田

  “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已有18位中國軍人和警察犧牲。5年前,中國維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時不幸殉職,留下年僅4歲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習近平在聯合國維和峰會演講時,特別提到了和志虹的名字。

  他引用和志虹日記中的片段說道,“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愿。”習近平告訴在場聽眾,這是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國對和平的承諾。

  政知圈發現,習近平透過歷次演講講述了不少故事,和志虹只是諸多主角之一。但不管是“她”、“他”還是“他們”,每一個平凡臉孔的背后都有不少讓人感到暖心的瞬間。

  一根“羽毛”的心愿

  當地時間9月28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聯合國維和領導人峰會并發表講話。

  發言的最后,他特別提到,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出兵國,已有18位中國軍人和警察在維和行動中犧牲。他專門提到了2010年在海地維和行動中殉職的女警察和志虹的“一根羽毛”的故事,以此寄寓中國以和為貴的和平觀。

  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發生里氏7.0級地震,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總部大樓坍塌,共8名中國維和警察殉職,其中包括35歲的和志虹。

  和志虹與海地兒童

  和志虹此前為云南公安邊防總隊昆明邊防檢查站教導員,她是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聯絡官,也是遇難者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和媽媽。

  “剛到海地的一個多月,我們住的是臨時營地,睡地鋪、條件非常差,一直吃野戰食品,到后來吃得人一看見那些東西就想吐。在臨時營地,洗澡、上廁所也是個大問題。”和志虹曾這樣對同事介紹。生活條件上的艱難并沒有讓和志虹她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愿。”

  政知圈注意到一個細節,習近平發言結束時,美國總統奧巴馬起身向他長時間握手致意,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其后的演講中也對中國在維和行動中的貢獻表達謝意。

  一位異域商人的經歷

  這并非習近平首次在演講中講述普通人的故事。

  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開場不久,他就說道,“同阿拉伯朋友見面,總有一見如故的感覺。這種親近感緣于我們對待彼此的熱情和真誠,也是緣于中阿兩個民族的長期交往。”

  講述中阿交往的歷史時,他特別提到一位約旦商人。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義烏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約旦商人開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館。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飲食文化帶到了義烏,也在義烏的繁榮興旺中收獲了事業成功,最終同中國姑娘喜結連理,把根扎在了中國。”在習近平看來,一個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國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國夢中,執著奮斗,演繹了出彩人生,也詮釋了中國夢和阿拉伯夢的完美結合。

  資料圖

  現場,習近平還細數了不少細節。

  “我們不會忘記,60年前的萬隆會議上,中國向尚未建交的阿拉伯國家承諾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爭;40多年前,13個阿拉伯國家和非洲朋友一道,投票贊成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我們不會忘記,近萬名中國醫生奔走在阿拉伯國家田野鄉間,救死扶傷;而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最慷慨的援助來自阿拉伯兄弟。”

  一對年輕夫妻的“背包行”

  2013年3月,習近平首次訪問非洲。同月25日,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作名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的演講中,他特別提到了一對中國年輕夫婦。

  習近平說:“我聽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對中國年輕人,他們從小就通過電視節目認識了非洲,對非洲充滿了向往。后來他們結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選在了坦桑尼亞,在婚后的第一個情人節,他們背上行囊來到了坦桑尼亞,領略了這里的風土人情和塞倫蓋蒂草原的壯美。回國后,他們把在坦桑尼亞的所見所聞發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數萬次的點擊和數百條回復。他們說,我們真的愛上了非洲,我們的心從此再也離不開這片神奇的土地……”

  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玲和她的先生。

  2010年,新婚不久的李玲和丈夫決定把婚假休了去度蜜月。雖然兩人都是資深“驢友”,但對這一生一次的蜜月旅行該選哪里,卻犯了愁。當他們看到BBC講述非洲草原的紀錄片時,兩人當即決定將旅行定在東非坦桑尼亞。

  愛記錄的李玲把這次東非之旅所見所聞發在了自己的博客上,精彩的講述和壯美的圖片得到了數萬次的點擊和數百條回復,也獲得了一次機會、參與外交部非洲司組織的活動。

  外交部相關人士介紹,李小姐在紀念活動的現場講述,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當后來需要提供一些鮮活生動的素材充實習主席演講稿時,工作人員首先想到了她的故事。

  習近平在演講中說,這個故事說明,中非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只要不斷加強人民之間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誼就一定能根深葉茂。

  一些人的互助往事

  2013年的3月23日,在俄羅斯訪問的習近平到訪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并發表重要演講,闡述中國對當前國際形勢的看法以及發展中俄關系的主張。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習近平在演講中,援引了幾個中俄人民相互支持和幫助的事例。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飛行大隊長庫里申科來華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他動情地說:‘我像體驗我的祖國的災難一樣,體驗著中國勞動人民正在遭受的災難。’他英勇犧牲在中國大地上。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英雄,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已為他守陵半個多世紀。”

  時間推移到2004年,當俄羅斯發生別斯蘭人質事件后,中國邀請部分受傷兒童赴華接受康復治療,習近平注意到,這些孩子在中國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帶隊醫生阿蘭表示:“你們的醫生給孩子們這么大的幫助,我們的孩子會永遠記住你們的。”

  4年后,當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俄羅斯在第一時間向中國伸出援手,并邀請災區孩子到俄羅斯遠東等地療養。習近平回憶道,“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親眼目睹了俄羅斯老師給予中國兒童的悉心照料和溫馨關懷。中國孩子親身體會到了俄羅斯人民的友愛和善良,這應驗了大愛無疆這句中國人常說的話。這樣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滋潤著兩國人民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