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市場平衡被打破 甲醇期價補跌

2015-11-19
来源:期貨日報

  沉寂了近兩個月之后,昨日國內甲醇期價大幅下跌,結束了持續盤整的局面。

  突如其來的行情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看對了方向還沒有進場就暴跌了。”面對昨日甲醇期貨的下跌行情,不少市場人士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昨日甲醇期貨走勢確實令市場大跌眼鏡,全天大幅增倉下行。其中,1601合約最低跌至1803元/噸,收盤下跌近3%,1605合約收于跌停,兩個合約總計增倉約26萬手。業內人士認為,甲醇期貨盤中跳水看似突然,但細細思考后卻也在情理之中。

  “當前國內大宗商品走勢普遍偏弱,部分商品價格已跌至近年來的新低,而甲醇價格卻較為堅挺,尤其以期貨價格為標桿的港口價格更是在缺貨的大背景下持續上漲。”中宇資訊分析師于芃森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與此同時,西北主產區價格卻持續下滑,并帶動華中、環渤海等市場價格持續走跌,只是近期運費上漲才止住了急速下滑的趨勢。可以看到,國內甲醇呈現區域性漲跌不一的局面。

  據中宇資訊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京津唐等地均有甲醇集港,數量在8萬噸左右。“國內現貨滯銷地區開始出現轉機,部分貨物可以流向華東地區套利,但也給了甲醇空頭足夠的底氣。”于芃森認為,其他商品已經出現了多輪下跌,后期甲醇進口又有恢復的預期,大量資金突然涌入打破了市場原來的平衡,等待行情的游資順勢推波助瀾,甲醇大跌不可避免。

  中原期貨分析師才亞麗也認為,昨日的下跌絕不是偶然,是矛盾持續累積后的集中性爆發,是市場補跌。“2014年以來,由于甲醇制烯烴行業的發展,甲醇價格走強預期較強,化工品中甲醇表現也相對強勢。但是,原油和煤炭價格持續低迷,甲醇下游產品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進而帶動甲醇出現補跌。”才亞麗稱。

  與此同時,天然氣價格下調的消息也使得空頭的底氣更足了。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下調方案正式出臺,下調幅度0.7元/立方米,自11月20日起執行。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天然氣價格下調對甲醇價格是個重磅利空。“一般來說,天然氣價格每降低0.1元/立方米,氣頭甲醇企業生產成本下降約100元/噸。”才亞麗表示,天然氣價格的下調降低了氣頭甲醇企業的生產成本,部分氣頭企業重新開工成為可能。目前沉寂的600萬—700萬噸產能后期可能陸續開工,或將增加供給,改變甲醇的供需結構。

  不過,目前來看,國內多數地區的甲醇價格都低于天然氣制甲醇生產成本150—300元/噸,即便天然氣價格下調后,國內大多數天然氣制甲醇企業生產仍是虧損。因此,也有部分市場人士對天然氣價格下調的影響持懷疑態度。

  不管怎樣,當前空頭來勢洶洶,短期內甲醇價格確實仍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就目前的現貨市場而言,甲醇價格繼續大幅下滑的動能顯然不足。在于芃森看來,與期貨價格聯系緊密的華東、華南港口貨物相對緊缺,庫存僅為去年同期的35%。“由此來看,港口地區庫存情況對期價有一定的支撐,并有望將甲醇期價再度拉回高位。”他說。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