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區選進程彰顯香港民主進步

2015-11-23
来源:香港商報
  2015年區議會選舉投票昨日順利舉行。是次區選,在全港18區431個選區中,有68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共867名候選人競逐其餘363個議席,參選人數破歷屆紀錄,戰況異常激烈。表面看來區選事前熱度不高,但觀察昨天投票情況,競逐氣氛熱烈,投票率超越上屆,市民對區選的關注程度比過往有著顯著的進步和提高。這顯示港人公民意識在提升,市民對地區事務和發展愈加關心,參與度不斷增加,善於利用手中一票,維護社區利益和香港整體利益。當然,還有不少市民是以投票,向去年「占中」那些人表達強烈不滿。
 
  今屆區選首次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全港18區清一色由431名民選區議員組成,當中約三成將晉身特首選委會,有權代表全港市民於2017年投票選出新任特首;而2016年立法會選舉,五席超級區會議席的參選人必須為民選區議員,要得到最少15名民選區議員提名,方可入場競選,因此各政團都派出重兵。至少68名自動當選的議員,都有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長時間服務街坊,做了大量工作。務實肯干的參選人獲得社會普遍支持和認同,也反映市民的心態,就是對過去幾年政爭不斷心生厭倦,對只耍嘴皮懶理民生事務、不講法治的人,極度不滿。
 
  選民的關注趨向理性務實,是民主的進步,這其實從參選人的取向亦可看出。建制派參選人一如既往,根植基層,就區內環境、交通、居住、醫療、康樂等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市民密切交流,切實解決問題,以多年來踏實做事、真誠為社區居民服務的成績,得到居民認同,以至投票揀選;至於反對派的參選人,市民或許會發現,近期從宣傳單張到參選人橫額,政治話題少講了,都在大談地區事務,聲稱「務實為民」、「落區深耕細作」,將自己包裝成理性、可靠、心繫市民福祉之人士。這種「忽然民生」的態度轉變和選擇,很明顯是為了選舉而包裝,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市民做實事的要求。
 
  今次選舉有一個特點,就是出現一批所謂「傘兵」、「本土派」及「港獨」參選人,他們衍生於違法「占中」運動,其參選意在靠偏激言辭嘩眾取寵,借選舉來提升知名度,更企圖將政治對抗帶入區選當中,讓區議會變成暴力政治攻訐場所,他們絕非為民服務。對市民來說,到底需要怎樣的區議員?是紮根地區,往績良好,服務誠實可靠的區議員?還是「有姿勢無實際」,不懂地區工作,不顧民生,甚或「有破壞,無建設」之輩,成熟的選民心中自有判斷。
 
  區選作為本港民主制度建設的重要一環,每次選舉都是一次民主洗禮,對參選人和選民來說,都是一次民主的訓練機會,彰顯香港民主進步。選民盡公民責任,票投心儀的參選人,選出一位符合自己及香港利益,真才實干能當大任的人選,不僅檢驗和幫助政治人物成長,也提升公眾民主參與和民主素質,為建立文明理性的選舉文化,完善民主制度發揮重要作用。唯成熟理性的民主區選,選出高素質的區議員,才有利於區議會的良好運作,有利於香港發展進步。
 
  香港商報評論員周武輝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